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委社会工作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把坚定走好群众路线作为根本之法,将党的全面领导内化细化到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各方面,在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浏阳之为”。
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多方共治格局。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整个工作体系之中。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长沙市委的工作要求,自觉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新兴领域党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凝聚服务群众各项工作成效的标尺。要持续注重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强化对各类社会组织、社会群体和社会力量的政治引领,通过健全党在社会工作领域的组织体系、创新适合不同社会主体的党建形式、探索党的组织体系与基层治理体系有机融合的多元路径,实现对各方资源力量的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不断深化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把准群众需求,激发新兴领域热情。目前,浏阳市共有“两新”党组织540余个、覆盖党员4000余名,登记在册的社会组织660余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2.8万余名。我们将从群众需求出发,不断推动“服务供给”向“基层需求”转换。聚焦重点抓好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党建工作,探索把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引导主要出资人、实际控制人、高级管理人员和年轻一代企业家增强政治认同,推进企业党委班子和高管层交叉任职,选优配强企业党组织书记,带动行业党建水平整体提升。强化新就业群体关爱凝聚,聚焦网约车司机、网约配送员等群体需求,密切与网信、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邮政以及工青妇等部门及群团组织的沟通协作,推进商圈、社区、楼宇等“友好场景”建设,协力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压实行业协会商会党建责任,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拓展律师、注册会计师、税务师、资产评估等行业党建,把党建工作融入新社会组织运行和发展全过程。
遵循因地制宜,争创基层治理品牌。基层治理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性,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治理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当前,浏阳市以“三长制”为依托,全面建立完善“网格(片)—组—邻”组织架构,在网格化管理服务改革试点中蹚出了一条特色治理路子。我们将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健全村级组织工作事项准入机制,巩固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挂牌、证明事项等整治成果,推动村(居)务全面公开,坚决防范增加基层负担的问题反弹回潮、隐形变异,让基层抓落实和服务群众的职责“归位”。通过创新民主监督形式、探索基层议事协商有效模式,引导各乡镇(街道)根据自身实际和特色优势,对“把话筒交给群众”“屋场夜话”等代表性做法进行推广和深化,探索打造小而精、小而美的特色案例,形成一批创新性强、成效明显、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品牌,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不断培育群众的自主意识和治理能力。
紧扣改革创新,提升凝心聚力实效。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要紧跟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创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切实把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推动凝聚服务群众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积极配合做好长沙市民意反映渠道融合联动一体化平台建设,统筹用好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信访、领导信箱等各类民意反映渠道,全量归集和分析社情民意,构建高效办理及回访评价机制,推动民意诉求多渠道进入、一平台分发办理、一体化监督问效,继续把人民建议征集好、把群众合理诉求解决好,在打造长沙民意反映渠道融合联动新格局中贡献浏阳力量。继续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党建引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服务”联动机制,依托全市82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21万名注册志愿者,聚焦一老一小、困难群体,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打造幼有善育、老有颐养、困有所济的“暖心圈”,推动志愿服务形成蓬勃之势。
(作者系中共浏阳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