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党建工作一头连着党组织、一头连着产业,是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新发展、新延伸、新课题,对推动上下游企业联动抱团发展、聚合资源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化产业链党建“红链领航”工程,创建生态肉牛产业链联合党委,成立畜牧业、肉制品生产加工等协会党支部,积极培育“红链引领、党企融合、互促共赢”发展新动能,推动肉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人民群众稳步增收。
联合党委建在“链”上,党建赋能强根基。因链制宜抓组建。以生态肉牛相关上下游企业为主体,组建生态肉牛产业链党建联盟。成立功能型生态肉牛产业链党建联盟党委,由联系的县领导担任联盟顾问,县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任“第一书记”,“链长”企业党员负责人担任联盟党委书记,择优从党务工作者中选拔联盟党委委员。高点定位抓推进。生态肉牛产业链党委负责全县生态肉牛产业链党建联盟推进工作的总体组织和协调。下设产业链党建联盟联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市场监管局,负责联盟日常工作。全面落实“一个党委统筹、一名县级干部负责、一个职能部门牵头、一个龙头企业引领、一批上下游企业推进”的“五个一”工作法,选派“红链指导员”“律师顾问”“金融专员”等60余人。完善机制抓运行。每季度召开例会,研究谋划党建联盟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和行动方案。采用轮值、交办、领办等灵活方式,每年至少开展联盟活动2次。定期收集整理业内诉求建议,及时研究会商,帮助联盟内企业解决融资、审批、招聘等方面的困难。采用圆桌会等形式组织专题研讨,推动企业常态化沟通,分享交流项目招引、经营管理、安全生产、创新发展、市场拓展等方面的经验成果。
协作理念用在“链”上,红色引擎增动能。组织共联提升组织力。坚持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引导村党组织与肉牛养殖加工企业、社会服务组织等加强合作,建立标准化养殖场4处,采取“六统一”管理模式引导养殖户“退村入园”,规模养殖比重达70%。品牌共创提升引领力。突出“一链条一特色”,创建生态肉牛产业链“牛真牛”党建品牌。坚持品牌领航,培育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中华老字号等国家级认证32个,荣获“阳信牛肉”等地理标志认证3个;探索制定复合肉生产标准和17项肉牛全产业链标准,“阳信牛肉”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210余亿元。资源共享提升支撑力。发挥18个职能部门作用,实施“红色直通车”制度,建立完善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开展精准化“组团式”服务,精准推送190余条政策,实现重点项目、高频事项帮办代办全覆盖;创新金融支持政策,持续推进“银村对接”“金融书记”等上门服务,制定“一村一策”增收方案,累计发放“农担贷”等信用扶持资金20余亿元。
科技力量聚在“链”上,产业振兴促发展。数字化养殖牵住产业“牛鼻子”。建成国内首个万头肉牛5G牧场,实现了肉牛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投资2.5亿元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4处,引导112个养殖户“退村进区”,并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为养殖户提供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统一饲料供应、统一粪污处理等“六统一”服务。强生态引领走出发展“牛路子”。先后培育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36家、屠宰企业76家、SC认证加工企业429家,占全市畜牧业产值的49%。开展以“支部领航带动协会规范 协会领办带动产业发展”为主题的“双领双带”行动,推进建设涉及规模养殖、加工、皮革、冷链等全产业链项目20余个,成功入选全省沿黄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促群众致富过上红火“牛日子”。立足“肉牛搭台、经济唱戏”,形成“一方出钱一方出力、一方养牛一方运销、优势互补互利合作”养牛新路子,带动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两次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作者单位为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