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志愿服务 彰显老有所为

为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委“三支队伍”(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相关部署,充分发挥“银龄”人才示范引领作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委社会工作部聚焦中心大局,探索“党建+银色志愿服务”模式,建立“和谐银”老年志愿者服务队,彰显老有所为,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品牌化。

强引领,凝聚志愿服务“向心力”。坚持党建引领,建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引擎”,鼓励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老干部品牌团队志愿结对农村基层党支部,充分发挥退休老党员参与基层治理经验丰富与群众基础深厚的作用,深度参与社区治理工作,探索推进邻里协商,共结对党支部20个,结对党员百余名。

强组织,构建志愿队伍“大网络”。积极培育“银龄”骨干,持续提升志愿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入库各类“银龄”人才205人,其中领军人才47人。坚持便民利民原则,从居民的兴趣和需求入手,发挥所长,培育舞蹈、戏曲、朗诵、声乐等学习型社团386个,活跃在政策宣讲、文艺下乡、环境整治等领域,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强统筹,绘好暖阳助力“群英像”。借助“银龄”力量,为基层治理添活力。开展助发展、助治理、助文明、助传承、助关爱、助振兴“暖阳六助”行动。围绕产业强区,向企业送咨询送服务,帮助技术创新;围绕乡村振兴,送宣讲送文化,开展农技帮扶;围绕平安稳定,送法律送调处,协助基层治理。截至目前,已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33场次,参与志愿服务10583人次,累计服务时长36705小时。高虹镇、昌化镇“金秋驿站”的“银龄”项目入选杭州市“银龄”项目库,锦城街道新民里社区“新民里·幸福里”金秋驿站获评省级“乐活驿站”。

强服务,谱好用情关爱“合奏曲”。充分发挥老年志愿者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救护、智能设备使用等学习培训,让“银龄”志愿者学习有目标、服务有方向。同时,针对基层治理工作难点、痛点,通过邻里议事会、“走看促”实地调研活动等,发挥“银龄”智囊团作用,激发“和谐银”志愿者队伍的活力与创造力。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临安区“银龄”志愿者用实际行动发扬奉献精神,弘扬社会正气,以点点微光凝成大爱,以新时代志愿服务精神温暖一座城,构成临安的幸福底色。下一步,临安区将继续落实志愿服务“1376”工程(“1”指打造“天目暖城·七彩临安”志愿服务品牌,“3”指发挥临安区社会工作联席会议作用、成立临安区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联合会、培育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7”指组建“引领红”“和谐银”“巾帼粉”“活力青”“天目绿”“平安橙”“暖心蓝”7支队伍,“6”指聚焦动员、政策、权益、阵地、经费、激励“6大领域”),在人才培养、规范管理、项目培育方面充分发挥老年志愿者作用,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海璐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