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省密山市体育馆内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社区“密邻”晚会正在上演。台上歌舞、小品、相声等节目精彩纷呈;台下观众欢声笑语不断,掌声如潮。演员们凭借精湛的表演,传递着喜悦,展现着密山的崭新面貌。市民关先生兴奋地说:“今年的晚会太精彩了!白天有扭秧歌,晚上有晚会,看完还能再和家人一起看烟花,气氛太棒了!”
多彩的活动,让中心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婧感慨万千:“如今,年末督、检、考不断‘瘦身’,工作方式持续改进,考核指标也大幅精简优化,终于能腾出时间精力用在琢磨丰富百姓精神文明生活上,群众获得感强了,满意度自然也就提高了。”
从迎检中“松绑”
减负成效最直观的体现,是基层干部的获得感与群众的笑脸。阳光社区党委书记蔡晓丹表示:“牌子少了,负担轻了,检查少了,我们基层工作者从迎检中‘松绑’了,现在社区工作者有更多时间可以入户走访,面对面服务群众了。”
为基层减负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密山市严守精文减会硬标准,积极推行“短实新”文风,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市委、市政府发文同比大幅减少,除必要通知、政策文件外,减少了一般性、重复性文件的下发。坚持“精简、高效”的原则,严格控制会议数量、优化会议结构、缩短会议时长,与往年相比,全年会议数量减少,会议时长缩短,真正让基层干部从“文海”“会海”“表海”中解放出来。
推行减负明责“三清单”
减负不是减责任,松绑的是形式主义的束缚,拧紧的是担当实干的状态。密山市制发《关于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实施方案》,编制推行减负明责“三清单”,为乡镇下放25项行政执法权限。制定准入清单和“小微权力”清单以及重大事项决策清单等,严格梳理办事流程,对缺乏法律依据以及村(社区)无力核实的,按程序取消多项证明事项,推动基层工作质量“提上来”。
城西社区在开展社区党组织“牌子多”“制度多”问题专项整治后,社区工作者有更多的时间到辖区开展为民服务工作。目前,城西社区正积极探索推行“十民议事”“两防一助”治理模式,共建文明和谐生活圈,社区的敬老爱老工作越做越红火。
打好正向激励“组合拳”
从186名到217名,是密山市中心街道社区工作者数量的变化。密山市致力于打好正向激励“组合拳”,从实处着眼优化干部考核激励机制,释放工作“内驱”动力。积极推进员额管理工作,择优招聘16名社区工作者,充实社区工作者队伍。高度关注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待遇问题。探索制定面向在岗社区党组织书记公开招聘具体办法,将表现优秀的社区党组织书记聘用为事业编制人员,为社区工作者提供充足的待遇保障,提高了社会工作者队伍的稳定性。
“我从2015年开始一直做社区工作,因为有较强的与群众沟通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街道、社区和各位同事的认可。在专项招录事业编制政策优势下,经过街道党工委推荐,我通过了资格审查,参加了事业单位专项招聘的面试、考核,专项招聘给了社区工作者极大鼓舞,社区工作者的干劲更足了!”莲花社区党委书记张荣说。
减负绝非减担当,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密山市基层干部正以全新的姿态践行为民服务宗旨,以实干实绩迎接新的征程,绘就温暖人心的基层治理新画卷。
(本报通讯员 齐天博)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