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四川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安公社区,安公广场上清代书法家安洪德的雕塑立于一隅。在广场一侧,则是安静伫立的潜溪书院,这个被称为“成都四大书院”的书院,由安洪德“自出俸钱”所建立。
据安公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曾经的华阳县令安洪德在这片土地所留下的,远远不止安公堤、潜溪书院等场所,安公精神对华阳影响深远,巴蜀文明的传承、天府文化的浸润,延续至今形成了华阳特色的安公文化,现在‘籍公义,安民心’,也成了华阳街道大力培育的‘向上向善向美’的社区文化。”
安公社区自2015年成立后,重视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围绕“安公”精神进行社区文化建设,打造建立安公像、安公堤、潜溪书院等文化地标,关联形成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促进社区文化认同。现如今,这些地标已成为群众休闲放松的场所,以浓重的生活气息滋养这方土地上的人。
走进安公社区,呈现于眼前的是一幕幕“各美其美”的美好场景。在楼顶花园,一眼望去绿草如茵,几位居民正围坐在伞下聊天。安公社区大力推进“近零碳”社区建设,开展“五绿”空间改造、推动垃圾“真分类”“秒变现”……截至2024年末,共新增绿植2万平方米,让多个存在漏水、违建等问题的老旧小区蝶变为绿色固碳的“空中花园”。
“结合城市更新工作,安公社区已先后开展最美阳台、最美庭院、最美小区系列评选80余场,致力于为社区居民构筑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美好生活场景。”安公社区工作人员说道。
安公社区曾经存在老旧院落多管理难、商品房物业矛盾多调解难、拆迁自建房隐患多解决难、流动人口多排查难、社会矛盾多化解难等“五多五难”的管理困境,社区党委创新探索出“五线工作法”:“建强党员线”让每个党员有量身工作任务,“健全自治线”让每个小区都有自治组织和队伍,“发动志愿线”让每个作贡献的人都能得到激励,“发展社团线”让每个群众社团都能成为凝聚居民的纽带,“延伸服务线”让每个被服务的对象能成为社会工作和公共事业的支持者、参与者。
“‘五线工作法’不仅解决了社区治理难题,还让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得到全面增强。希望通过‘五线工作法’,今后能够解决更多社区治理方面的问题,造福更多居民。”社区党委书记张彪说。
(本报通讯员 唐红莉)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