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商会广大会员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们,都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更加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山东省政协委员、济南市工商联副主席、山东省温州商会会长陆建林表示。
山东省温州商会自2015年成立以来,秉承“服务兴会,服务立会,服务强会”的办会宗旨,坚持党建引领,团结全省16家市级温州商会和20余万名在鲁温商、3万多家温籍市场主体,赓续“四千”精神,为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先后荣获全国“四好”商会、山东省5A级社会组织、省工商联优秀直属商会等称号。
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
商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依托在鲁温商党工委,着力健全组织体系,形成了党委集中领导、书记负总责、班子协力抓、党员当先锋、制度作保障的党建工作机制。
“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动态性工作,作为商会党组织,我们将积极协同流出地党组织,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摸清在鲁温商流动党员情况,落实管理服务责任,尽快将每名流动党员都纳入统一的组织体系。”在鲁温商党工委书记陈庆龙说。
在组织建设方面,商会推动全省16家市级温州商会均成立了党组织,汇聚流动党员2000余人。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建立“流动党员网络之家”,将流动党员纳入各地温州商会党组织教育管理。
商会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引导广大企业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工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坚持每年7月开展在鲁温商党工委“红七月”特色党建活动,组织全省16市温州商会党组织和党员会员近200人参加,并组织开展书记讲党课、党建专题会、重温入党誓词、党性教育培训等系列活动,走出了一条“创业创新立潮头,温商永远跟党走”的特色党建之路。
搭建有效整合资源的桥梁
商会坚持搭建鲁温政企桥梁、服务温商共享平台,在内部,高标准制定和实施了两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完善40多项制度规范,建强商会理事会、监事会领导班子,坚持依法办会、民主办会、科学办会,形成党建会建融合发展、党员会员共促发展的工作格局。在外部,商会与山东、温州两地党委、政府联合,结合党建工作开展“知名温商走进山东各地市”“在鲁温商家乡行”等活动,先后走进20多个县(市、区)开展推介考察洽谈活动,加速产业项目签约落地,在鲁温商党员会员年均投资额达1000多亿元,投资遍布全省16市、136个县(市、区)。
为创新带动会员企业做大做强,商会与全国100多家商会协会、30余家驻鲁银行机构、山东大学等10余所重点高校开展战略合作,建立企业全周期服务体系,助力企业提升创新创业能力。通过众筹项目累计带动投资建设13个产业园区,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吸引数十家头部企业入驻,引入和培育了一批高精尖产业和新动能产业。
为帮助会员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商会先后成立金融服务中心、法律维权服务中心机构,支持温州银行在商会设立“金融驿站”开展上门帮扶,普惠金融服务覆盖3000余家企业。加强与省工商联、公检法、信访等部门及仲裁委、律师事务所的联系协调,助力会员企业合法维权、合规发展。
“多年来,商会积极服务会员企业发展、维护合法权益,有效帮助1000多家会员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既促进了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又增强了商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在鲁温商党工委副书记、省温州商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陈一锋介绍。
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商会班子成员带头践行“善行天下”的温商精神,彰显在鲁温商的责任担当,积极参加东西部协作、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活动。近10年来,商会累计向社会捐助款物价值达8000多万元。
此外,商会带动会员企业积极参加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等20多项重要行动,以项目投资带动产业发展,在莘县、临邑、蒙阴等地投资建设浙商食品产业园、食品原料生产基地等项目,助力地方经济建设,帮助60余万人解决就业问题。
商会还在努力服务政府决策方面积极作为,商会班子成员充分发挥在各级人大、政协、工商联等担任职务的优势,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围绕“进一步提升工业标准厂房项目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优化税费政策助企纾困”等提出提案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商会广大会员充分利用参加各级党委、政府召开的座谈会、恳谈会、推进会等,积极反映会员企业呼声诉求上千条,提交议案、提案、建议达120余个(条)。
(本报记者 陈丽英 通讯员 王大恺)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