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会工作会议指出,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统筹推进为基层赋能和减负。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围绕中央、省、市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工作部署,聚焦“赋权提能、减负增效、强化保障”三项重点,找准切入点和关键发力点,切实为基层减负赋能,进一步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聚焦“赋权提能”,规范街道权责为基层“赋能”。建立健全权责清单。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赋权事项动态管理,规范形成193项赋权事项评估报告。完善“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制度,依托城运中心搭建“街道呼叫—工单流转—部门响应—街道反馈”工作平台,建立区街综合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工作力量下沉。深入推进“四下基层”“三认一创”工作,组织5300余人次党员干部下基层,解决800余件民生实事。选派干部到村(社区)实践锻炼,结对130余户困难家庭,解决600余个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进党建共建联建。实施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度,动员276名企事业单位人员担任兼职委员。开展老旧小区物业服务提升行动,提升物业行业“两个覆盖”质效。开展新就业群体“百千万”关爱凝聚行动,推动“小哥食堂”“小哥友好小区”和“友好楼宇商圈”建设,组织新就业群体开展多样活动。
聚焦“减负增效”,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松绑”。优化信息系统建设运用。推进“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着力解决下载推广、打卡签到、积分排名等重点问题,基层工作群减少65%。开发“政务数据协同服务平台”,实现跨部门高效协同办公,减轻基层数据工作负担。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改革,创新开展数据共享复用实施、智能AI自助审查等“智能办”事项。规范基层履职考核事项。精简优化绩效考评体系,严控区直部门以“属地管理”名义向街道摊派指标。探索制定村(社区)工作事务“三张清单”,建立完善工作准入和动态调整制度,设置区直部门申请、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办公室审核、工委管委会批准、工作事项持批准文书进入及工作完成后退出等程序。清理村级组织挂牌证明。开展村(社区)机制挂牌、证明事项专项整治,清理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机构牌、功能牌、制度牌400余块,召开辖区银行、保险机构政策培训会,重点清理银行、保险机构、社会组织等要求村(社区)出具的证明事项,收集梳理全区告知承诺制事项清单34项,发布《经开区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清单2024年版》。
聚焦“强化保障”,优化资源配置为基层“充电”。健全基层组织制度体系。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构建工委书记担任总召集人,工委组织部、工委社会工作部统筹协调,22个区直部门各司其职,合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工作格局。健全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党总支)—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组建197个实体型小区党组织和331个楼栋党小组,选聘红色楼栋长517人,落实社区“两委”专职成员包保网格制度。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聚焦“选育管用”全链条,将《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论述摘编》纳入专项培训计划,组织7名街道党工委书记参加全国街道(乡镇)党(工)委书记培训班,开展基层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乡村振兴等专题培训,全区社区工作者持证率达62%。健全完善社区工作者“四岗十八级”职业体系和薪酬保障制度建设,开展借调社区工作者专项清理,规范借调审批程序。优化基层服务资源配置。强化街道、村(社区)经费保障,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加强指导性目录管理,印发《武汉经开区区级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保障重点领域民生项目,探索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共同监督”长效机制。
(作者系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社会工作部部长)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