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就业群体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工作手记)

李奇

全国社会工作部长会议提出,要健全党的组织体系,着力提升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探索党组织和党员有效发挥作用的载体机制,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取得新突破。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快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成为服务市民生活、助力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如何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和服务管理,让新就业群体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笔者认为,要在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关心关爱、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服务管理等方面出实招、下实功,实现党建有温度、组织有活力、服务有热度。

加强党建引领,凝聚新就业群体“红色力量”。新就业群体规模大、流动性强,开展党建工作面临新情况、新挑战,需要不断探索党建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手段,着重抓好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引导促进新就业群体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要逐步将党组织延伸至总部企业和平台企业的分支机构、合作企业、加盟企业,依托经营点、配送链等,灵活组建党组织。吸引更多流动党员主动亮明身份、转接组织关系。重点在新业态企业管理人员、优秀一线从业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有效整合市委“两新”工委成员单位力量资源,将党建工作融入行业政策措施规划和日常管理,指导建立新业态企业、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联系点。完善党建带群建制度机制,会同群团组织做好维护职工权益、关爱新就业群体等工作。探索开放式教育管理模式,运用信息技术把党员与党的组织和党的活动“连”在线上。

突出关心关爱,提升新就业群体归属感。新就业群体工作性质和生活方式独特,普遍存在职业归属感不强、社会融入度低等问题。加强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不仅能够为他们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支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还可以提升其归属感、增强社会凝聚力。通过加强行车安全、应急救护等专业培训,提升新就业群体安全生产、安全驾驶知识,维护自身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益。辽宁省大连市深入开展“驿路先锋、党旗领航”和“我爱大连,‘小哥’行动起来”活动,引导“小哥”积极融入城市、主动参与治理,担当治安巡逻员、线索信息员、矛盾调解员、平安宣传员。协调公益慈善组织、志愿者等力量,有针对性地做好情绪疏导和心理辅导。丰富拓展“爱心驿站”“司机之家”等阵地服务功能,推动工作期间餐饮便利化,不断提升新就业群体归属感。

提高服务水平,助力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探索采取蹲点调研等方式,全面了解新就业群体面临的困难问题和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相关政策,精准回应新就业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入提供坚实保障。创新教育模式,整合各类资源,协同开发优质课程、减免费用,帮助做好学历、技能提升。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变化,帮助新就业群体规划未来转型就业和发展方向。采取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及志愿服务获得积分奖励、兑换服务等举措,推动他们融入城市。加强友好型城市、社区、商圈、校园等多场景建设,推动解决新就业群体进门难、休息难、充电难等问题。

加强服务管理,保障新就业群体健康有序发展。加强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要牢牢坚持“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要求,落实平台企业责任和属地责任,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作为收集新就业群体诉求的重要渠道,引导上级党组织主动协调行业管理部门、街道社区力量,共同研究解决新就业群体实际困难。进一步理顺新就业群体劳动关系,保护从业人员合法权益,规范从业行为,培养契约精神,树立守法意识。因地因事制宜,跟进帮助提前预防、协调化解突出矛盾问题,建立良性社会互动关系。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监管,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考核和激励体系,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

(作者系中共大连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王海璐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