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多方参与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工作实践)

吴荣华

今年以来,江苏省扬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大力实施“三治融合”善治与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两大专项行动,通过构建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社区+N”结对共建服务基层治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的多元模式,聚焦夯实基层基础,扎实持续推进力量、资源、服务下沉,纵向牵引、横向互动,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

搭建“社区+N”平台

打造基层治理新模式

推动银行、单位、高校与社区结对共建,下沉金融服务、志愿服务、慈善资源进社区,探索基层智治和志愿服务相结合的社区治理新路径。会同市委组织部、中国人民银行扬州分行举办“社银共建·金融惠邻”系列活动,将中国工商银行、江苏银行等12家银行和12个乡镇(街道)结对共建,惠及125个村(社区)。银行投入120余万元,购买 “一老一小” 服务项目、修缮小区老旧设施、举办文体活动等。计划明年将覆盖至全市所有银行和乡镇(街道)。会同市消防救援支队举办“社消共建·平安惠民”公益活动,常态化进社区、进小区开展家庭火灾警示教育、消防器材展示,进一步增强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构建平安和谐的社区环境。全面深化“双报到、双服务”机制,完善机关部门结对社区制度,推动79个市级机关部门结对305个村(社区),累计选派120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下沉基层,赋能基层治理。

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

增添基层治理新活力

以“绿扬先锋 新星闪耀”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质态提升工程作为主要抓手,落实“街社吹哨、小哥报到”机制,开展“服务基层治理先锋行”“随手做”志愿服务等10个实践活动,通过“小哥”随手拍问题、随手报隐患、随手写建议等形式,推动新就业群体在行风评议、产品体验、服务测评、网络空间净化等方面发挥作用,收集意见建议5000余条,办结民生、治理实事3000余件。建立“报到—服务—积分—兑换—激励”体系,构建“以服务换服务、以服务促治理”新模式,激励“小哥”主动参与基层治理。近年来,2000余名新就业群体先后到居住地和工作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1.2万次。新就业群体化身志愿者、网格员、观察员,先后收集并解决问题4800余条,成为基层治理的“流动哨兵”。

凝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者”力量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持续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统一活动日”等志愿服务行动部署,推动党员认领志愿服务项目或岗位,搭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社区行(乡村行)等各类活动平台,为各条线部门的党员志愿服务提供载体。充分发挥志愿者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围绕“培育邻里情、落实邻里帮、促进邻里乐、注重邻里颂”,通过广场公益集市和入户精准服务相结合,以“一老一小”为重点,服务社区居民。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新闻女生志愿服务团”十余年来关爱帮扶困难学生1.9万人次、困难家庭5000余户,发放关爱资金1300余万元。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扬州市民观察团150余名志愿者常年深入40余个社区,访群众诉求、送温暖上门、建爱心驿站,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志愿力量。

(作者单位为江苏省扬州市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王海璐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