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提炼出治理“药方”(新闻特写)

“以辩为媒,激荡思想火花;以践为基,共探治理良策。”为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助力街道“双提质”行动走深走实,近日,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中心路街道创新举办“辩社区治理之道 筑为民服务之基”主题辩论赛,由24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组成的6支队伍,围绕治理痛点展开三场辩论,在思想碰撞中凝聚共识,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注入新思路。

社区党组织书记怎么当

统筹谋划“一盘棋”还是躬身一线“解难题”?

首场辩论聚焦社区党组织书记的角色定位,一方主张“统筹谋划是核心能力”,强调社区党组织书记需立足全局,科学规划党建、民生、治理等重点工作,重在用好资源调配、队伍管理等“指挥棒”;另一方方则坚持社区党组织书记重在“亲力亲为才能破解堵点”,以老旧小区改造、矛盾纠纷调解等为例,论证“书记冲在前,群众才心安”。双方在交锋中形成共识: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既要当好“设计师”,以系统思维谋篇布局,也要做好“施工队长”,在急难险重中带头冲锋。

社区服务怎么抓

普惠服务“广覆盖”还是精准施策“解痛点”?

围绕服务路径选择,双方展开攻防。一方以社区食堂、文化活动等服务为例,主张“普惠服务是公平底线”,强调以最广泛的覆盖实现社区整体生活品质的提升;另一方则以独居老人关爱、新就业群体服务等案例,力证“针对性服务才能直击痛点”,提出“需求导向优于面面俱到”。辩论最终提炼出“普惠筑基+精准提效”的融合模式:依托“三融四同五平台”社区治理共同体,广泛摸排群众需求、合理配置辖区资源,既织密基础服务网,又对特殊群体“量身定制”,实现服务“保基本”与“有特色”双轨并行。

群众工作怎么做

以情动人“暖民心”还是以理服人“树公信”?

压轴辩论聚焦群众工作方法论,一方强调“情先于理”,通过“唠家常摸实情”“雪中送炭解急难”等案例,论证只有先以情感人再以理服人,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真正做好群众工作;另一方则主张“理字当头”,以政策公开透明、办事流程规范等为例,说明“依理办事才能公平长效”。激烈讨论后,双方一致认同“情理交融”法则:“带着感情做事,群众才会跟你走;守住道理底线,工作才能立得住。”

通过思维与行动、智慧与口才的激烈碰撞,各方辩手主动求变,更新了社区治理理念。同时在辩论中深化了社区党组织书记的角色认知,也使社区工作者提升了自身专业技能,增强了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

据了解,中心路街道将持续把创新、专业、资源、品牌等要素融入社区治理,为“干部提能、服务提质、治理提效”注入新动能。

(本报通讯员 禹建超)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