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都商协”助力行业“泉”新表达(行业协会商会在行动)

“过去,企业需要跑多个部门才能办成事,现在有了协会的服务窗口,行业共性问题都能在这里‘一站式’解决。”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制造业协会会长蓝崇予指着服务台账介绍道。

这是龙泉驿区“协会服务窗口入驻政务大厅”的创新探索和改革实践。去年7月以来,龙泉驿区委社会工作部大力实施“‘驿’会领航”“‘驿’会助企”“‘驿’会治理”三大行动,打造党建引领、搭建平台、聚合资源、助力发展的“驿都商协‘泉’新表达”品牌。

实施“驿”会领航行动

凝心聚力强党建

“以党纪教育和廉洁教育为契机,我们驿都商会参与制作的《热血澎湃致青春》等红色沉浸式情景剧,展演接待省、市、区干部职工20余场,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党性观念、传承红色基因;常务副会长单位原创‘驿商造’舞剧《三国志》获国家级艺术基金。”驿都商会会长王朝培说。

为有效破解龙泉驿区行业协会商会脱管比例高、“两个覆盖”比例低的难题,区委社会工作部坚持党建引领、赋能发展、提质增效,不断夯实行业协会商会高品质服务基础。

通过深入学习“第一议题”,龙泉驿区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活动,组织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围绕“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言献策,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行业协会商会转型发展思路。同时,龙泉驿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建立行业协会商会“周报”工作机制,加强对139名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不断强化思想把关和政治引领。龙泉驿区还建立行业协会商会、行业管理部门、属地联建联学机制,铸牢行业协会商会、会员企业人才发展根基。

实施“驿”会助企行动

千方百计促发展

“在办税服务厅有任何疑问都有人帮助解决,还能‘包办’一些税务问题,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办税效率。”企业办税专员舒女士说。为进一步拓展税费诉求服务便捷通道,龙泉驿区财税协会前置“涉税行业税费诉求服务中心”,入驻办税服务厅协助开展税费咨询答疑服务。

为充分发挥龙泉驿区行业协会商会数量多、涉及领域广的优势,区委社会工作部坚持“三个立足”,助推行业协会商会融入中心大局,服务高质量发展。

立足“问需于企”精准摸需求,区委社会工作部建立重点行业协会商会走访机制和机会清单发布机制,线下实地调研会员企业,线上利用“龙泉驿区社会工作”公众号开设“一月‘驿’会”专栏,梳理“需求—资源—活动”清单,摸清企业发展需求;立足“发展赋能”高效提能力,组织开展“数智共享·税企共建”等财税专项培训,以创新务实的举措为企业解忧,同时推动区、街道、社区三级党群服务中心以及园区、商圈、楼宇等党群服务阵地合理设置行业协会商会共享服务阵地130余个,探索镇(街道)、村(社区)与行业协会商会“空间换服务”合作模式;立足“纾困解难”长效促发展,对标汽车、智能网联等重点产业链,探索“一链一会”路径,指导龙泉驿区制造业行业协会商会入驻经开区政务服务分中心,服务全区制造业,构建紧密协作的产业链生态,联动区经信局、区税务局等12家部门协调解决会员单位贷款融资、用电等难题。

实施“驿”会治理行动

多措并举惠民生

“技能人才是我们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我们联合电子科技大学等院校及‘链主’企业开设校企合作‘订单班’17个,已累计‘以工代训’培养产业紧缺人才9万余人次,为龙泉驿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源头活水’。”龙泉驿区技能人才培育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是龙泉驿区依托行业协会商会资源,以人才供给为切口,精准赋能汽车产业链升级的创新举措。区委社会工作部还聚焦“龙泉模式”抓实就业,探索指导龙泉驿区技能人才培育协会打造“龙泉车工”川字号培训品牌,建成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4家、技能大师工作室34家,完成以工代训等培训9万余人,打造“企业点餐、院校上菜、专家核账、政府买单”的龙泉模式。区委社会工作部还组织行业协会商会与街(镇)开展党建联建活动,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及会员单位“进网入格”,积极参与宣传动员、专业培训、矛盾调解等工作。同时,编制“服务经济发展”“关爱特殊群体”“关注心理健康”等公益服务清单,成立“驿商志愿队”等公益队伍,积极开展爱心捐赠、心理咨询等活动。

(本报通讯员 胥文华)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