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重庆市梁平区委社会工作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重要指示和中央、市委社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1个总体要求、6个全面跃升的具体目标、7个方面重点任务”,最大限度整合社会力量、激活社会资源,努力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作出梁平贡献。
强“新”蓄能,夯实新兴领域战斗基础
深入实施产业链党建提质增效行动。结合全区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发展,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部署,探索集成电路、智能家居、低空经济、能源、区域性交通物流枢纽等标志性产业链党建联建共建,有力推动物流运输业、低空经济区级产业链党组织建设。
深化“渝会有为”引领示范。充分发挥31家行业协会商会作用,完善服务积分机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和城市治理工作,鼓励发展新兴企业行业协会商会。
聚焦新就业群体主动作为。2025年将升级打造暖“新”驿站5个,构建“友好商圈”“友好社区”5个,打造新就业群体服务阵地20个,到2027年将打造新就业群体服务阵地70个。推进“明月山劳动关系联盟”改革创新试点,完善灵活就业和新就业群体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建立租购并举住房制度,扩大生育、医疗、托幼、养老服务覆盖范围,增强新就业群体职业荣誉感、社会认同感、城市归属感。
数“智”赋能,提升基层治理智治能效
持续迭代智治平台。推动数据全量全要素归集,提高数据治理和分析预测能力,增设AI算法摄像头。承接、贯通“渝悦社保”“餐饮安全”等基层急需应用,全量承接三级治理中心体征指标、任务事件,推进“一表通”和智治平台深度结合。
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迭代优化涉村(社区)事项“四清单一目录”和网格员职责清单,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和志愿者网格“N”力量移动“探头”作用,不断强化跨镇(街)、跨网格感知预警和处置。
构建社会工作者队伍“选育管用”链条。筹备做好新一轮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培育队伍并提高社会工作人才总量,持续倍增持证人数。制定并实施从专职网格员中招聘社区工作者方案,确保2025年底前达到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标准。
做实社区“大党委”机制。健全镇(街)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村(社区)治理领域。号召新就业群体担任兼职网格员、社区志愿者等,让流动的“小哥”成为移动的“探头”。大力推进清廉村居建设,探索基层治理有效途径。
以“创”聚能,优化服务群众工作体系
全面提升智慧服务能力。深入实施城乡社区服务智慧化建设工程,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完善社区居民、新就业群体、志愿者等生活圈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打造嵌入式综合便民社区服务站,推广整合“渝邻汇数智社区”“数智村社”应用,联动“民呼我为”“信访解民难”等应用,深化社区服务“网上办”“集成办”改革。
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完善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激励制度,深化“渝邻有爱”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做靓“梁家人”区域志愿服务品牌,擦亮“柚乡志愿者”金字招牌,力争到2027年度活跃志愿者超5万人。
健全完善人民建议征集和议事协商体系。以开展“渝里乡商”村(社区)议事协商“千百工程”第二批市级试点为契机,建好三级议事协商平台,畅通和规范各类群体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创新线上线下意见建议征集,激发村民共建共治共享主体意识。
推动完善立法改革和基层法治服务体系。推动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志愿服务条例等修改制定工作,扎实开展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行业协会商会、基层治理等领域等创制性立法调研。推动实现村(社区)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委员会全覆盖,村(社区)拥有“法律明白人”数量6人以上,新打造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5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梁平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区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