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党建+服务”模式  赋能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实践)

李杨奕

宁波市镇海区骆驼商会(以下简称骆驼商会)成立于1994年11月,现有会员企业197家,2024年规上工业产值209.79亿元。商会党委下辖党组织50个,现有党员464名。近年来,骆驼商会党委以党建引领会建,充分发挥商会在促进“两个健康”(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作用,汇聚起商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政府职能部门惠企助企的强大合力,构建上下联动的智治服务体系,探索出一条商会助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实现企业抱团发展。

塑强内核,激活党建“引领力”。深化“1+5+N”党建架构(以商会党委为核心,按照“产业相近、地域相邻、方便活动”的原则,将工业园区划分成5个网格,将N家会员企业全部纳入网格管理),以网格为单位建立联席会议、碰头会商制度,实现网格党建组团式运行。推行“五联一促”工作机制(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教育联抓、服务联推、活动联办,共促发展),打造集党建阵地、助企中心、治理平台、共富家园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商会党群服务矩阵。实施“红苗培育计划”“青蓝接力工程”“聚商”党建联建,打造11家非公有制企业红色研学阵地,形成三条可学可比可看的活力园区党建示范精品线。推出主题党日菜单、“工间十分钟”微党课栏目,定期开展企业家党课讲坛、教育培训沙龙活动,持续激发“红色细胞”活力,构建互联互融、互通互促的数智党建新格局。依托亲清家园、非公有制企业学堂,向全体会员发起亲清政商关系倡议书、清廉建设倡议书,聚焦清廉商会、清廉民企建设,引导会员企业形成清廉自律的内在动力。

整合资源,增强提质发展“服务力”。引入品牌商标、能评、环评等7家中介机构入驻,以开放、联动的方式组团为企业提供品牌专利、创新研发等“一站式、跟踪式、延伸式”服务。推出企业经营“免费体检项目”,为企业转型升级精准把脉,结合企业实际及需求有针对性地出具整改提升评估报告;连续8年开展企业“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靠前服务讲政策、听建议、解难题,整理汇总企业需求指数清单,靶向开展需求服务。2024年,累计走访园区重点企业338家,收集上报用工短缺、技术转型等重点难点问题43条,帮助解决37条。编制56项党群服务项目清单,成立红领助企服务联盟、“匠心智库”志愿服务团队,以实效为导向,按个性化需求点单、智库团队项目认领的模式,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先后走进170余家企业,破解产品研发、技术改良等难题160余个,帮助企业节省生产成本近9000万元;与宁波工程学院等高校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的融合发展模式。组织工业企业校园专场招聘集市、青年对话在高校等系列活动,打造企业人才蓄水池,推出“益企+”亲商服务项目、青年人才陪伴计划等,推动产业、人才、智能深度融合。聚焦新质生产力、新兴产业、智能制造等前沿热点主题,举办智能家居企业产业产销对接会、外贸出口型企业创新智享论坛、企业家人才思享会等活动。

勇担责任,激发基层治理“协同力”。依托“企业家日”“政企恳谈会”等政企沟通平台,倾听企业呼声,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主动承接街道劳动纠纷争议调解职能,积极做好人民调解“服务力+”文章;建立健全园区事务多方参与治理体系,组建一支由企业家、党员、职工组成的“微网格”应急先锋队,推行企业(员工)吹哨、商会响应、部门协同的园区安全风险防控机制,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聚焦企业文化、职工服务,开展亲子运动会、中秋音乐会等活动,提升职工家庭对园区的归属感和获得感;通过劳动关系、医保政策、科普知识等政策传达,有效增强企业及职工的维权意识,常态化开展“法治体检”。发起成立“红色慈善爱心基金”“博爱智慧基金”,动员企业家参与企村结对、赈灾济困、公益救助等活动,各类捐款累计超1.6亿元。成立驼铃志愿服务队,组织党员职工参与周边地区的护绿、治水、助老、帮困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作者单位为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