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华:从“五心”到“十法” 守初心担使命

徐丽华现任上海市黄浦区外滩街道宝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曾获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市最美社区工作者等多项荣誉。

结缘宝兴 传承“五心”

外滩街道宝兴居委会是上海第一个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由居民自发建立的居民委员会,有“申城第一居委”之称。宝兴居委会老一辈共产党员在其成立之初,就以“恒心、耐心、决心、虚心、雄心”的“五心精神”赢得了居民的拥护。

徐丽华传承了宝兴老一辈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扎根社区20年,从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成长为能打硬仗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面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和社区居民需求的多样化,她勇于担当、善于攻坚、甘于奉献,带领居民区党总支打赢“旧改攻坚战”,不断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带领团队 推进旧改

宝兴居民区位于上海市中心,但就在五年前,这里户均面积只有12.6平方米,不少住户与邻居共用一个厨房,有的三代同堂,还有不少年逾古稀的老人每天都要拎着马桶在狭窄陡峭的楼梯中爬上爬下。2019年,上海市打响了旧区改造攻坚战,旧改的阳光也照进了宝兴居民区。

作为居民的“代言人”、征收政策的“传递者”、矛盾问题的“协调者”,徐丽华每天都要向居民做大量的解释工作。弄堂地方小,她就站在室外的绿地里谈。居民一拨拨地来,徐丽华常常是从早谈到晚,很多次嗓子哑到几乎发不出声音,依旧坚持讲解,只是为了让居民充分理解政策、配合旧改搬迁。搬迁中,徐丽华更是主动为居民垫付搬家费,协调驻区单位,联系搬家公司,“一对一”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

正是有了徐丽华这样的“领头雁”,仅仅172天,宝兴居民区就实现了居民100%自主签约、自主搬迁,打造了超大城市旧改的“宝兴样本”。在这个过程中,徐丽华带领基层党员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在实践中探索新时代做好群众工作、推动旧改提速的方法,总结提炼出“宝兴里群众工作十法”,即一线工作法、精准摸排法、党员带动法、危中寻机法、平等交流法、循序渐进法、钉钉子法、换位思考法、组合拳法、经常联系法,并在上海全市推广,宝兴居民区党总支也荣获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凝聚党员 走访群众

2023年,黄浦区开展“初心连万家,服务零距离”全覆盖、常态化走访。面对旧改后人户分离突出的情况,徐丽华同社区工作者们一起探索出了“分手不撒手,党员管理不缺位;离开不离心,党员教育不断线;联系不断档,群众服务不打烊”的工作机制。

在宝兴居民区党支部开展“2+X”“回娘家日”等特色活动,即将7月1日党的生日作为“初心日”、12月10日宝兴里居民福利会成立的日子作为“使命日”,“X”指的是承诺人户分离党员随时能够回到居民区参加活动、获得服务。每次活动,居民们也都积极参与,早早赶到会场。

徐丽华带领社区工作者敲开一户户居民的家门,通过“核底数、送服务、问需求、解难题”,让居民们感受到“娘家居委”的温暖。在走访过程中,一位退休的居委会工作人员向徐丽华讲述了自己和同事带着“民生记录簿”走访群众的故事。从当年的一本本“民生记录簿”到现在的一张张“零距离服务卡”,时光流转,宝兴居民区的社区工作者初心依旧。

统筹资源 加强联动

近年来,黄浦区着力打造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的“零距离家园”共同体建设。为此,徐丽华将宝兴居民区划分为5个微网格,推行“多格合一”管理服务,并推选生活或工作在微网格内的党员担任党建负责人。通过开展“零距离楼组”党建,将党的工作延伸到家家户户,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

在工作力量培育方面,徐丽华积极统筹各方资源,不断促进宝兴居民区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她通过做实社区“第二梯队”(由在职党员、“两代表一委员”、统战人士、青年团员、社区能人等多方主体),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

在日常工作的开展中,徐丽华通过注重对“围墙内外”的互动融合,构建起以居民区党总支为核心,由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社区“第二梯队”、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基层议事协商平台。现在,宝兴居民区每月召开“零距离”家园理事会,围绕大家共同关心的社区公共事务开展协商,解决物业管理、微更新、商居矛盾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

从“五心精神”到“宝兴里群众工作十法”,徐丽华正和宝兴居民区的新一代社区工作者一同以实际行动,铸就社区治理工作“爱民、亲民、为民、靠民、惠民”的“五民精神”,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宝兴答卷”。

(李怡婷)

(责编:陈超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