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事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和问题。为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引领志愿服务体系向“新”奔腾,实现志愿服务量质齐升,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温岭市石塘海上平安民间救助站站长郭文标认为,志愿服务事业应始终将群众置于主体地位。一方面,坚持需求导向,强化志愿服务供需对接。通过建立健全需求反馈机制,精准匹配志愿服务资源,引导专业领域志愿者队伍有序发展,切实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强化结果导向,建立科学完善的质效管理和效果评估体系,将评估结果作为供需对接和项目优化的重要依据,对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动态调整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水平。
郭文标建议,完善服务体系,拓展志愿服务广度。以提升志愿服务队伍专业化能力素质为目标,构建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服务格局,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加强激励保障,提升志愿服务礼遇温度。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先进事迹、先进人物和先进典型的选树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尊重、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建立重点志愿服务项目库,培育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示范性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同时,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讲好志愿服务故事,传播志愿服务正能量,提升志愿服务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本栏目内容由本报记者于佳综合整理)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