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四力”(学思践悟)

袁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关注新业态发展,坚持网上网下结合,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重庆市北碚区委社会工作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市委社会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提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四力”,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面覆盖,有效汇聚基层治理新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

提升新就业群体党建引领力

加强思想引领。针对新就业群体工作时间、工作地点不固定特点,采取灵活多样、多边共管方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实现“线上流动不流学、线下随处可以学”,引导新就业群体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加强政治吸纳。探索推行“三优先、五主动”模式,引导平台企业优先招聘党员、优先从党员中培养中层、优先将优秀职工发展成党员,动员党员主动亮身份亮承诺、主动抓生产冲业绩、主动参加组织生活、主动开展帮扶活动、主动参与基层治理,吸引更多优秀从业人员加入党组织。

加强激励引导。选树一批新兴领域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特别是加大新就业群体中的“劳动模范”“能工巧匠”等荣誉评选,增强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获得感。

强化责任落实

提升新就业群体党建凝聚力

健全工作体系。将区委网信办等38个部门和17个镇街纳入非公工委成员单位,切实发挥区委社会工作部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全面建强交通运输、互联网等行业综合党委,把党的工作及时有效做到新就业群体中去。

完善工作机制。健全运行机制,完善任务分解、议事协调、联席会商、督查落实、考核评价等制度机制,切实压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有效凝聚党建引领、行业管理和执法监督合力。

探索工作模式。联合区总工会,推动成立新就业群体综合党委,在维护权益、关爱职工、丰富业余生活等方面密切联系新就业群体,着力解决压实责任、统筹工作等问题。

聚焦“两个覆盖”

提升新就业群体党建组织力

推动应建尽建。坚持分类施策,采取企业单建、行业(企业)联建、社区兜底组建等方式建立党组织。对暂不具备党组织组建条件的企业,做好联系职工群众、推优入党等工作,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

整合阵地资源。按照“一个阵地、多项功能、集约服务”原则,整合劳动者港湾、党群服务中心、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等资源打造“碚暖新驿站”,解决停车难、如厕难等问题,推动新就业群体党员到驿站报到备案、参加组织生活。

配强党务力量。鼓励平台企业把党组织书记纳入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序列,推行与中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采取“行业+属地”“专职+兼职”等多种方式,选派政治素质过硬、党务经验丰富的党建指导员进驻企业指导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

突出作用发挥

提升新就业群体党建融合力

畅通渠道。制定《北碚区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若干措施》,开展四季暖“新”、权益巡讲等活动,通过选取试点、细化操作措施、明确责任单位、定期开展调度举措,提升新就业群体归属感。

扩大平台。结合“小哥”篮球赛等特色活动,举行兼职网格员聘任仪式,储备一批有热心、有能力的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试行积分管理办法,鼓励新就业群体参加“小区卫生顺手清、生活垃圾顺手扔、乱停车辆顺手摆、沿途小事顺手帮”等志愿服务,以“小积分”汇聚基层治理“大能量”。

增强意愿。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免费体检等活动,开设暑托班、组织研学游,帮助解决新就业群体子女假日无人看护问题。健全“社会工作部牵头—行业综合党委协调—职能部门、属地、企业联动”诉求办理机制,依托“民呼我为”等平台,开设新就业群体咨询信息及表达诉求“微平台”。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北碚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区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