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的口罩、一片薄薄的湿巾,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这些生活用品再平常不过。但对于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李桂梅来说,这是人民群众的健康需要,是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扎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20多年,李桂梅早已把守护群众健康、保护生态环境、履行社会责任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在服务国家战略、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中展现责任与担当。在建党百年之际,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党支部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协会先后两次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李桂梅本人荣获2022年度“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初心如磐:党建引领,服务大局
作为协会党支部书记,李桂梅坚持党对行业协会工作的领导,紧扣协会“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职责使命,将行业工作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高质量党建促进协会和行业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从全局视角出发促进行业工作开展,协会多次组织召开“全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党建工作交流会”,将党建引领贯穿全行业的战略布局、科技创新、生产经营全过程各方面。李桂梅担任协会党支部书记后,组织制作《不忘初心 经纬永续》纪录片、优秀党建典型案例手册等,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2022年,李桂梅打破思维定式,带领协会利用线上直播形式,让优质党课、优秀经验直达一线,课程累计点击量达5万人次。
党建工作于行业发展有何意义?李桂梅用实践给出了答案:在党建引领下,协会积极承担多项国家级产业研究课题,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持续拓展产业用纺织品在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土工建筑、国防军工等关键领域的应用,为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力量,党建工作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责任为先:标准保障,护佑健康
“第一片符合标准的儿童口罩诞生,意味着孩子们将拥有一个更加坚固的健康‘盾牌’”。针对儿童口罩标准的缺失问题,李桂梅先后组织行业专家开展数十次市场调研,测试分析了上千款口罩,推动《儿童口罩技术规范》(GB/T 38880-2020)标准的发布。
“儿童活泼好动,所用口罩材料必须满足婴幼儿产品需求,要增加鼻夹的耐折实验,减少系带式口罩带来的不必要伤害,在保证防护性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呼吸阻力,提升儿童佩戴口罩的舒适性。”李桂梅表示。
为了给人民群众呼吸健康提供一份坚实的标准保障,李桂梅还牵头组织起草《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GB/T 32610-2016)国家标准,对民用口罩的过滤性能和呼吸阻力进行科学分级,填补了我国民用口罩的标准空白。
这是产业用纺织品护佑人民健康的一个缩影,也是李桂梅作为社会工作领域从业人员“看见责任、扛起责任”的具体体现。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李桂梅以高度的责任担当带领协会落实党和国家决策部署,以标准建设筑牢全民健康防线,作为主要编写人员编著出版《常用医疗物资国内外标准比对分析》,牵头完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口罩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评估和研判》等项目,为人民生命健康提供重要的标准保障。
实干笃行:科技领航,持续发展
大量使用柔巾、湿巾等一次性卫生用品,为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增加环境负担。可生物降解的柔巾、湿巾、化妆棉等产品的出现,为解决白色污染、微塑料污染提供了一个可选择方案,可以部分解决即用即弃产品导致的环境问题。
“技术创新是行业可持续发展最有利的助推器。”李桂梅说。针对可冲散技术和产品,李桂梅和行业从业人员一起,从原材料选择和开发,到生产装备和工艺优化改造,再到评价认证体系和实验室搭建,扎扎实实一步步推进,让带有“可冲散”“可降解”标识的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在李桂梅的牵头组织下,协会积极推动行业社会责任建设和绿色转型,开展一次性用品的“可生物降解”“可冲散”标准体系建设和认证推广,通过发布行业社会责任报告等形式,积极搭建绿色制造体系、倡导责任消费理念,营造绿色发展生态,为保护绿水青山贡献力量。
面对科技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发展的行业发展趋势,李桂梅带领协会积极围绕产业基础能力创新的突破工程、核心共性技术创新的强基工程和高端应用技术创新的卓越工程,发挥行业先导技术牵引作用,推动产业用纺织品的无限应用。她还积极参加中国工程院《生物医用纤维制品及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等课题研究,加快形成对产业发展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意义的路径方案。
“极致的责任心必然通向极致的专业性,现在不做,就永远没有开始。”在推动行业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路上,李桂梅始终一往无前。
(本报记者 马思津)
(责编:钟庆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