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学思践悟)

李泽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新兴领域迅速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社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河北省唐山市委社会工作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市委工作安排,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全市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不断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凝“新”聚力

加强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补充市委“两新”工委成员单位7个,全新打造河北省新兴领域党建示范点21个。在快递、“小个专”等8个行业党委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第一时间收集并解决企业诉求。完善“开发区党工委—非公有制企业综合党委—新兴领域党组织”三级组织架构,建立3个产业链党建工作联盟。发挥新社会组织党建效能。指导成立全市出租车行业协会,组织170余家律师事务所建立党组织90余个,选派18个“三师”(律师、会计师、税务师)助企服务团,深入中小企业开展志愿服务。积极参与修订《唐山市物业管理条例》,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助力基层治理。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推行新就业群体“10+N”服务举措,建立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会商制度,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860余个、省级楼宇商圈党建示范点5个,唐山市被列为河北省楼宇党建试点城市。此外,建立流动党支部9个,实现党员“流而有家”。开展“小切口”创新活动,推广“遵小哥”暖心卡模式,破解快递员、网约配送员“进门难”等问题。开展“暖新冀益”活动,建立“暖心驿站”“司机之家”,开展“两节”送温暖活动,发放慰问物资。

筑“基”强网

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坚持党建引领,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努力实现“百姓百事有服务、百姓困难有帮扶、百姓矛盾有调解、百姓有事找组织”的目标。规范基层议事协商程序,落实村(社区)事务线上线下公开,统筹各部门做好兜底保障,依靠志愿者等力量推行群众自治服务。推动为基层减负赋能。印发《关于规范借调社区工作人员的通知》,建立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全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清单式推进、牵头制负责,落实破解突出问题重点任务20余项。开展村(社区)机制牌子悬挂“回头看”工作,整治村级组织“滥挂牌”问题230余个。努力建强基层工作队伍。研究制订《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与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合作,对社区工作者进行培训。研究推动在校大学生进社区实习、工作,持续抓好社区工作者招录工作,全市社区工作者达5600余名。健全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通过“网格+热线”等模式,针对学校、医院、大型商超等相对独立单位设立专属网格;结合河流、铁路、林地等区域划分专项网格,推动供电、燃气等17个职能部门力量下沉,形成全域覆盖、无缝衔接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推动专业服务、志愿力量融入基层治理。

以“民”为本

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未诉先调、未访先办”工作。建立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组织等为基础,以法律援助、就业促进等组织为补充的服务工作机制,广泛发动老干部、老专家等“五老”人员力量,注重前端、狠抓预防,系统解决基层矛盾纠纷,切实把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志愿服务相关意见要求,全面加强“六大体系”建设。创新建立志愿服务积分回馈平台,注册志愿者180余万人、爱心商家1.2万家,开展活动4万场次、积分兑换400余场次。组建新兴领域志愿服务队等10支队伍,评选年度“志愿者之星”,持续抓好“老帮老”“爱心爸妈”等典型推广,叫响“英雄城市·大爱唐山”品牌。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拓宽就业渠道、健全政策保障、强化岗位开发、搭建干事创业平台上持续用力。开展考前培训,加强社区工作者培训管理,按照一定比例招录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对持证社工按月给予职业津贴,推动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系统招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作者系中共唐山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陈超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