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健全落实责任体系破题开局,扎实推进机制调整、制度完善,初步建成“统得起”“兜得住”“管得好”工作机制
陕西省安康市扛牢“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改革任务,以健全落实责任体系破题开局,扎实推进机制调整、制度完善,初步建成“统得起”“兜得住”“管得好”工作机制,有力贯彻落实关于“理顺行业协会、学会、商会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和“管行业也要管党建”等工作要求。
紧扣“点多线长面广”特点
建立“统得起”的协调机制
按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归口指导新兴领域党建职责要求,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市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到点调研、把脉定向,市委组织部精心指导、大力支持,推动市、县一体化健全管理体制。实体化运行“两新”工委。及时调整市、县“两新”工委设置,印发工作规则,明确“两新”工委负责新兴领域党组织设立、党员发展、党费收缴管理等职能,推行党员发展指导性计划单列管理措施。规范化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市、县同步建立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会议成员单位围绕党建引领行业协会商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要求明确职责,分别确定1名领导分管和1名干部具体联络,对全市191个行业协会商会逐一明确行业管理部门、业务主管单位及其任务,做到责有人领、事有人抓、议事有章、落实有方。系统化健全配套制度。将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纳入市、县目标责任考核,作为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市、县“两新”工委今年初分别组织委员述职评议,现场点评问题,书面反馈评议结果,精确到点压实责任。
紧扣“有形有效覆盖”难题
出台“兜得住”的推进措施
盯住“两个覆盖”目标逐项补疏堵漏。扛牢市、县部门管理的新兴领域组织党建职责。针对市、县部门管理的新兴领域组织党建责任容易“挂空挡”的隐患,建立市、县“两新”工委履行指导责任、部门党委和行业党委履行领导责任(无对应党委的由“两新”工委代行领导责任)、对口业务或行业管理部门履行具体责任的制度,105个无法明确党委领导的全市性社会组织由市委“两新”工委代行党建领导责任。去年以来,新建全市性社会组织党支部46个。制定“三步走”计划,即2024年12月底前完成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应建尽建、党的工作全覆盖,2025年1月底前完成市级部门管理的新兴领域组织和各县(市、区)所有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应建尽建、党的工作全覆盖,2025年3月底前完成全市所有新兴领域组织党组织应建尽建、党的工作全覆盖,推动市、县新成立新兴领域党支部149个。创设“一企(一社)一档”数据平台,通过平台为6028个新兴领域组织逐一建立数字档案,依托平台适时调取、及时汇总数据等功能,随时精准调度“两个覆盖”工作进度。
紧扣“党建业务脱节”瓶颈
创设“管得好”的工作局面
聚焦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持续发力。推动党建与经营执业融合。探索党组织班子与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管理层双向进入、党建文化与组织价值双向联通、党员职工与骨干人才双向培养、党建活动与群团活动双向联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步推进、优秀党员与优秀员工同步评选的“四双两同”机制,全市培育24家五星级党组织、113家四星级党组织、14条党建示范街区。推动党建与产业建设聚合。新组建秦巴医药等重点产业链协会,健全产业链“红色议事团”制度,引导链上企业去年对接供需项目43个、达成投资意向项目27个6000余万元。推动党建与基层治理结合。开展“送暖入新 聚新向党”活动,市级主要领导今年春节前带头慰问新就业群体,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新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工作,网上公布市、县158处暖“新”驿站信息,全市去年办结暖“新”实事167件,1400余名新就业群体担任社区移动网格员,带动广大新就业群体从“管理变量”转化为“治理增量”。
(作者系中共安康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陈超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