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圆桌”奏响乡村“和谐曲”

“起初,我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向村里的议事员求助,协商解决我和同村冯伟(化名)因林地界限不清而引发的矛盾纠纷。没想到,经议事员调解后,事情顺利解决。感谢议事员的耐心调解,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官垌镇福明村村民冯鸿激动地说。

在官垌镇,一张张解决纠纷的圆桌正在搭起,一次次敞开心扉的谈话正在进行……“小圆桌”议事协商机制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如今村民已习惯用“协商”的方式解决身边问题。

“小圆桌”上讲政策、解民惑

“居民医保个人缴费为每人每年不低于400元,而国家财政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不低于670元,我们参保人只需支付一小部分费用就可以享受较好的医疗保障。”官垌镇龙地村党总支书记彭承海到历木自然村通过“小圆桌”议事会,宣传缴纳医疗保险的好处,打消村民顾虑,提高村民主动缴纳医疗保险的积极性。

村干部利用农闲时间,把村民聚起来,面对面讲政策、解民惑,让政策宣传更加接地气,增加村民对政策的了解,有效推动各项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

“小圆桌”上增感情、解民需

“修建这段产业路很有必要,方便农资运输”“修路如果需要用到我家的林地,我愿意让出”……在官垌镇垌口村的“小圆桌”议事会上,村民围绕修建八角产业路展开讨论,大家畅所欲言。

“小圆桌”议事会采取有事好商量的原则,让群众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提高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对于村民提出的需求进行登记,对于可以当场解决的直接解决,对于不合理的做好解释工作,对未能当场解决的随后通过协调有关部门逐一解决。

“小圆桌”上办实事、解民忧

“我们这里村庄分散、人多地少,土地争议、邻里纠纷等问题时有发生,通过一张圆桌,就能将矛盾及时化解。”官垌镇党委书记黄薇介绍,有矛盾纠纷的村民围坐在圆桌前,由村里选出的村民代表进行耐心谈话和调解,有针对性地做通工作,让矛盾纠纷一一化解。

“‘小圆桌’议事会开得好,给了我们说心里话的机会。把话说开,把心结打开,也就没有怨气了。”参加“小圆桌”议事会的官垌镇文峰村村民庞祖泽开心地说。原本面红耳赤到情绪稳定,心结得以解开,“小圆桌”议事会让每个来解决问题的村民,离开时脸上都带着满意的笑容。

近年来,浦北县官垌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通过一张圆桌、几张板凳、若干议事员,构建“小圆桌”议事协商模式,组建由1470名品行兼优、处事公道的村民组成的议事员队伍,利用“小圆桌”议事会收集和商议群众热点难点问题,打造民意收集前沿“哨站”,及时回应民意诉求,推动基层治理资源向下延伸,让群众矛盾纠纷问题不出村就能高效解决。

(黄爱萍)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