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新向党 会聚一堂” 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和全国社会工作部长会议部署,创新“金新向党会聚一堂”行动载体,明确共建“新”家园、赋能“新”发展、注入“新”力量、共创“新”城乡、献策“新”生活5项行动15条工作举措,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全面转化为发展优势和治理效能。

聚焦建家强基,共建“新”家园

共建组织家园。加强制度建设,构建“组织部门统筹协调、社会工作部门指导推动、行业部门各负其责、镇街(园区)属地管理”的党建工作体系。加强组织建设,推广找党员、建组织、展作为、创品牌、促发展“五步工作法”,分类推进“两个覆盖”。加强队伍建设,实施发展党员专项计划,突出对新兴领域负责人、骨干力量的政治吸纳。

共建阵地家园。用好党群阵地,依托“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党群服务中心和园区楼宇、商圈市场织密党群服务网络。用好行业平台,依托国有资产、行业资源搭建暖“新”驿站。用好小微空间,探索“市场化运营+公益性服务+多方主体参与”运营模式,构建“会聚金堂”共享服务网络。

共建精神家园。突出思想领航,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引导党员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突出行业认同,培育“车轮上的党建”“金心研”“强链先锋”等行业品牌,深化行业治理。突出个体成长,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从业人员爱国敬业、守法经营、求实创新、回报社会。

聚焦先锋示范,赋能“新”发展

整合助企发展力量。打通堵点,健全“联系指导”“对话书记”“诉求反馈”机制和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协调机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解困,常态化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落实党建惠企政策。强化保障,完善新兴领域利益协调机制,在创业扶持等方面按规定给予政策保障。

激发自身发展动力。实施企业成长计划,推广党员示范岗、党员创新工作室等做法,组织建言献策,推动创先争优。实施商协会提质计划,出台党建引领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20条措施,深化党建业务“六同步”。实施抱团发展计划,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协调联络、服务纽带和自律引导作用,搭建互助提能平台。

融入县域发展大局。聚焦“立园满园”,强化园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实现园区党建惠企、强企、聚企、护企。聚焦“建圈强链”,探索新能源产业链党建赋能园区增效模式,推动党建“链”动产业发展。聚焦“就业创业”,链接会企资源,因地制宜提供就业岗位、拓展就业渠道、链接创业资源。

聚焦暖“新”聚“新”,注入“新”力量

传递温暖关爱。完善关爱“实景”,在新就业群体集聚区域增设指引标识、充电设施、临停区域。细化关爱“实招”,依托县级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打造“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谋求关爱实效,协调部门、属地、企业解决新就业群体进门难、充电难、融入难等问题,通过解决“一件事”办好“一类事”。

汇聚治理力量。组建一批志愿队伍,发动爱心企业、热心骑手参与环境整治、问题发现工作。培育一批治理帮手,发挥新就业群体人清、地清、事清职业优势,吸纳担任“民情观察员”“行风监督员”。实施一批社区项目,丰富社区嵌入式服务项目,开展留守儿童关爱、独居老人照料、矛盾化解等服务。

强化激励保障。加强物资激励,落实党建工作经费、公益捐赠税收优惠、信用激励等政策。加强培训提能,依托“金治讲堂”提升新兴领域从业人员参与治理的综合素能。加强正向反馈,真实准确记录新兴领域从业人员参与基层治理情况,在评优评先时按规定向优秀人员倾斜。

聚焦城乡共融,共创“新”城乡

共筑“农业强”基础。加强投资合作,企业家、大学生等群体通过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改善流通体系,园区景区、商超餐饮等市场主体通过集采带货等方式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深化产业融合,立足金堂县农商旅发展基础,政企携手壮大精深加工、研学旅游等新业态。

共绘“农村美”画卷。改善人居环境,爱心企业家、志愿者积极参与农村水电管网升级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乡村治理,发展网格自组织,协助做好矛盾化解、普法宣传等工作。培育文明乡风,汇聚返乡人才、专业社工等力量打造文明风尚讲堂、政策宣传讲堂、家庭教育讲堂。

共拓“农民富”路径。提供智力支撑,链接专家学者、乡村规划师等人才智库,广泛开展课题研究、技术指导、文创活动。支持就近就业,推动资源要素向乡村汇集,优先吸纳本地富余劳动力。带动群众增收,发挥农业职业经理人懂农业、会经营、善管理优势,统筹开展管理、种植、宣传技能培训。

聚焦群策群力,献策“新”生活

吸纳“畅议”代表。发挥新兴领域从业人员的社会影响和专业优势,遴选党员出资人(负责人)、高管骨干、产业工人、媒体观察员、法律工作者等担任人民建议征集特约建议人,积极反映行业诉求、参与政策制定、开展矛盾调处、推进行业自律。

搭建“畅议”平台。开启新兴领域人民建议征集“直通车”,依托商业综合体、景区园区等党群阵地设立线下征集站点,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民议通”平台等政企媒体增设线上征集渠道,引导新兴领域从业人员共议“便利可及”、共谋“社会发展”。

深化“畅议”成果。对有利于改进党委和政府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建议事项,依法依规予以吸收采纳,并将其作为政策调整、制度优化、改革发展的参考。

(本文由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