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津南区深入推进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聚焦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先把服务做进去、再把作用带出来”工作理念,全面启动“走进·新就业群体”专项行动,整合多方资源力量,努力营造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友好环境,不断提升新就业群体获得感、幸福感。
在津南区一些社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普遍面临双重治理困境:一方面,传统社区门禁管理模式与即时配送需求严重脱节。配送高峰期,人工核验身份导致骑手长时间滞留,经常面临超时罚款情况。部分骑手为预留进入小区后的步行配送时间,在路上加速行驶,造成剐蹭纠纷等交通事故,客户因餐品延迟投诉,直接影响骑手收入和平台服务口碑。另一方面,高层住宅梯控系统加剧末端配送矛盾。骑手常需在楼外等待住户“接力开门”,单次配送耗时成倍增加。有骑手反映,爬高层楼梯配送导致体力透支,弱化了职业归属感和认同感。
为破解新就业群体服务“进门难、上楼难”问题,津南区坚持党建引领,推出“政、企、社”协同联动机制,提出“智能化”解决方案。
津南区以双林街道仕林苑社区为试点,破解“进门难”。组织物业公司及居民代表召开联席会议,商讨网约配送员出入管理问题。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联合外卖平台、物业企业研发“码上开”小程序。在社区现有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和刷卡系统中加入扫码系统,网约配送员通过微信小程序注册个人信息并上传证件照,可获得专属的“7×24”小时临时二维码,在进入小区时将二维码置于扫码窗即可开门。智能扫码窗在提升网约配送员配送效率的同时,更保障了社区安全,实现了外卖配送的“有码能开”与“马上能开”。
津南区以小站镇水榭花都社区为试点,破解高层梯控“上楼难”。全面分析堵点卡点,坚持“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原则,社区、物业服务企业、外卖企业就高层小区梯控问题进行面对面沟通协商,建立“企业申报—社区审核—物业授权”梯控全流程管理机制。外卖站点以公司名义向社区提出授权申请,社区为网约配送员开通“钥匙宝”,开启“扫码上楼”快捷通道。同时,外卖站点及时为社区提供新入职及离职人员名单,同步开关“钥匙宝”权限,最大程度保障社区居民安全。“钥匙宝”投入使用后,缩短了骑手进出高层小区的等梯时间,探索出“进门难”的解决方案。
津南区持续打造“小而美”“小而暖”的友好场景,以“党建红”汇聚“新力量”,绘就新就业群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画卷。聚焦新就业群体全周期需求,打造“全域友好”服务新生态。实施“联新桥梁”计划,建立行业党委牵头、企业党组织与街道协同的联席议事机制,每年攻坚破解1~2个群体共性难题;升级“暖新阵地”功能,依托工会驿站、临街商铺等载体增建休憩点,配备饮水机、急救箱等设施,织密15分钟服务圈;创新“畅新通道”模式,在社区推广智能扫码通行系统,商圈设置专属停车区,楼宇配置共享充电桩,系统性解决“进门难、停车难、充电难”问题;开展“惠新关爱”行动,持续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系列活动,联动社区食堂提供错峰用餐,组织律师团队驻点驿站提供法律咨询,为新就业群体定向开放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深化“凝新治理”实践,建立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度,引导网约配送员参与网格巡查、助老配送等基层治理,形成“服务—反哺”的双向良性循环;推荐展“新”榜样,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榜样示范作用,依托媒体矩阵等宣传载体,讲好“津南小哥”故事,增强新就业群体的身份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
(本报通讯员 袁秀林)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