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镇一员”制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工作实践)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国家安。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针对社会工作的职责职能如何在基层“落地见实效”方面进行系统规划部署,探索建立社会工作“一镇一员”制度,全区7个镇(街道)全部实现“党建办主任(或副主任)兼任社会工作联络指导员”,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高效协同的社会工作联络协调格局,确保社会工作在“最后一公里”有人抓、有人管。

健全工作机制,做好社会工作职能协同。面对基层治理的新形势新任务,作为连接区委社会工作部和村(社区)的桥梁,社会工作联络指导员将原本分散在镇(街道)多个部门关于社区治理的工作职能进行统筹、协调。“夯实基础”一体化。以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为重点,健全“党委抓支部、支部管党员、党员带群众”机制,实行一贯到底的治理架构,推动社会工作的各项事务落地见效,筑牢社会工作的“坚实底座”。“工作口径”一体化。社会工作涵盖多个领域,尤其是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行业协会商会深化改革等工作面广量大,社会工作联络指导员可以传达政策、形成实践经验和成果、强化工作合力。

延伸工作触角,做实为基层减负与赋能。“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社会工作联络指导员根据权责、边界和清单切实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工作人员松绑。“源头指令”一体化。由社会工作联络指导员统一按照为基层减负的政策要求,规范整合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机制牌子、出具证明事项等,科学规范“属地管理”“明责松绑”,防止层层向基层转嫁责任。“能力提升”一体化。相关部门统筹加强“三治融合”,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能力建设,逐年提升持证上岗和“全科社工”占比,根据“惠山工匠 社工人才”的总体规划,指导培育领军人才,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激活工作动能,做优志愿服务凝聚工程。惠山区持续以“惠治万家”多方共治品牌为引领,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工作动能,由社会工作联络指导员“按需匹配”各类资源,激发新兴领域“惠爱力量”参与共建共治。“服务需求”一体化。加强志愿服务统筹调度,引导志愿活动“围着群众需求走”“找准治理堵点走”“跟着矛盾困难走”,积极开展“文明家门口”服务进社区活动,实施公益服务项目,举办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探索协调行业协会商会资源、志愿服务力量、慈善资源等参与基层治理的路径。“共建共治”一体化。以“家门口”党建为抓手,指导村(社区)通过小区、网格、物业等阵地,运用“邻里+”基层治理模式,探索形成“小事网格办、难事支部解、大事部门联”的分级共商共治机制,逐步形成“人民建议一线征集一线办理”的快报、快办机制,有效拉近基层工作者与群众的距离,推动实现从“陌生人”社会向“熟人”社会的转变,切实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质效。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