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注重发挥区域科技企业、领军人才、高等院校集聚优势,从问题需求切入,持续汇聚职能部门合力,以高质量党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以融合理念强化政治引领。统筹宣传、统战、工商联等部门力量,做好民营企业家、出资人、技术骨干等人员学习教育培训。推动建立党组织和企业管理层共同学习制度,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广泛推进“党建入章”“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定期沟通、重大事项会商等机制。推进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党建入章”,90%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党组织书记由高管或中层担任,68%的企业党组织书记参加(或列席)管理层会议,为企业科学决策、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以协同理念强化工作体系。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组建人工智能等8个重点产业专委会党委,调动内外部资源形成合作“供需池”。整合联盟合力,打造“独角兽企业党建联盟”、专精特新企业党建联盟,举办中关村科技企业党建与发展大会,为千余家上市公司、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搭建起党建与业务深度交流平台。成立互联网行业党委,做强互联网行业党建“红色双螺旋+”联学共建品牌,遴选滴滴、贝壳、闪送等网络文明主题特色品牌,为党建引领行业治理和发展提供示范。在全区推广由“楼宇党委—楼宇党建协调委员会(楼委会)—楼宇党群活动中心—楼宇企业服务中心”构成的“两委两中心”楼宇园区党建工作模式,将各类企业党组织统一纳入楼宇党委工作范畴,推进完善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构建产业生态之路。
以精准理念强化政府助企。定期组织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七一”恳谈会等,倾听企业心声,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制定党建强企助企措施,助推各项增量政策更好发挥作用。由区委主要负责人挂帅,推出投资活动品牌“投海听韬”沙龙,聚焦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定期开展交流研讨,研判行业发展方向。与清华、北大等高校共同发布“六个一百”青年科技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合作实施“薪火共燃”计划,建立党委和政府引导、高校培养、企业参与的企业家培训新机制,为科技企业提供人才支持。
以服务理念强化保障支持。建立新兴领域党建专项经费保障体系,为新建党组织启动经费、园区党建专项经费等提供支持。设立中关村国际人才会客厅,将人才服务嵌入党群服务中心。成立党支部书记学院,在小米、贝壳、拉卡拉等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建示范阵地,举办“红领杯”党建业务大练兵,带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和党务骨干开展党建业务和党务知识大比拼,强化服务企业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全区各系统、街镇配备“红领助企管家”服务团,面向科技创新型企业开展“一对一”联系服务,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作者系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区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