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六盘水红果经济开发区能矿装备制造园,曾因市场竞争力不强、产品同质化严重,一定程度上造成产能过剩。大家‘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贵州盘江矿山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回忆道。
近年来,六盘水市坚持立足煤、做强煤、不唯煤,发挥在能矿装备制造和再制造方面的优势,依托本地及周边市场对能矿装备刚性需求,紧扣“建成西南地区能矿装备制造基地、长江以南重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目标,通过党建引领,打破企业间的壁垒,推动园区能矿装备制造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着力发展能矿装备制造等关联产业,全力打造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能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擦亮“凉都煤机”品牌,高质量推进“富矿精开”。
2022年以来,盘州市以贵州誉创机械有限公司为龙头,以六盘水市红果开发区龙鼎工贸有限公司、六盘水恒鼎实业有限公司、贵州盘江矿山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为支撑,成立了能矿装备制造产业链联合党委,牵引园区能矿装备制造业实现“标准统一、资源共享、市场协同”三大转变,推动“高端装备制造+生产性服务业”多元化拓展,不断充实完善基础支撑牢固、比较优势突出、高端引领有力、梯次发展合理的能矿装备制造产业体系。
从“实验”到“实践”,背后是科研力量的支撑,更是新兴领域党员先锋力量的推动。为解决好“链”上人的问题,六盘水市由产业链党委牵头,整合园区经济发展部门和企业人才资源,分类建立政策服务、科技研发、生产工艺等人才库,为企业提供点单式人才服务,促进人才交流。搭建科研平台,由产业链党委统一对接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时盘活参建企业科研设备资源和技术力量,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等合作。畅通信息渠道,发挥相关行业管理部门优势,及时收集产业链产能产品及上下游市场需求情况双向反馈,推动产业链企业合作共建网络销售平台,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稳定市内循环、拓展市外市场。
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桥梁作用,积极帮助民营企业有效链接国有企业、社会、科研院所等各方技术、资源优势,共培育能矿装备制造相关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8个,培育能矿装备相关市级高层次创新型人才32人和省级、市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7个,共同推进一批重点攻坚任务、“卡脖子”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放眼凉都大地,一个个产业持续催生出新动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党建引领下,六盘水这座“老”工业城市正在迈向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蹄疾步稳。
(本报通讯员 宋梓玮 颜松)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