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组织广大群众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志愿服务组织领导全面加强,社会参与广泛踊跃,作用发挥更加显著。广大志愿者秉持自愿、无偿、公益、利他的理念,围绕社会民生的重点、难点、痛点,开展贴心服务,在奉献中收获成长与满足。今年的3月5日是全国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雷锋精神激励了无数人投身志愿服务,而志愿服务也在新时代丰富和拓展了雷锋精神的内涵,使其更具时代价值。本期“善治实践”栏目聚焦志愿服务,展现各地志愿服务发展成果,希望通过这些报道,带动更多人投身志愿服务,共同为社会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近年来,江苏省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持续推动志愿服务走深走实。
优机制、汇合力,健全组织化动员体系
组织领导坚强有力。《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印发后,江苏省迅速制定出台《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若干措施》,从6个方面提出27条举措,明确61项具体任务。相关单位联合制定“爱满江苏志愿行”专项行动方案,围绕社区志愿服务、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专业领域志愿服务以及项目培育、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作出系统化部署安排。全省各地跟进出台贯彻落实文件,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工作部署落实制度体系。
群众参与积极广泛。全省将党员志愿者作为志愿服务队伍的骨干力量,引导带动群众广泛参与志愿服务,形成奉献意识普遍增强、服务热情积极高涨的社会氛围。目前,江苏省有记录时长的活跃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1300万人,志愿服务队伍约11万个。各部门依托条线职能优势,成立省级“三下乡”志愿服务总团和分团,定期赴基层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全省广大志愿者在为民服务的各领域各展所长、各尽所能,展现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重点领域走深走实。为支持全省各行业、各领域志愿服务健康发展,江苏省出台《关于加强“戎耀江苏”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的措施》等制度文件,围绕关爱儿童、食品安全、助残帮困、科普支教等志愿服务重点领域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加大工作推进落实力度。
强培训、促融合,推动专业化赋能增效
持续开展系统培训。省级层面举办多期高质量专题培训,推动各地各领域分层分类培训,构建系统化培训体系,建设志愿服务课程库、师资库,开发精品课程,在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组建志愿者学院,切实提高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者专业素质能力。
深化探索融合模式。江苏省大力实践“专业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研究“社志融合”的具体路径与机制,在69个社区进行省级试点。苏州市创新成立社志融合枢纽型社会组织,常州市组织发动397家社工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累计组织实施524个融合发展民生项目,为志愿服务提供科学方法与理论支持,促进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
加大培育重点组织。成立江苏省志愿服务联合会,69个市县建立志愿服务联合会,逐步实现实体化运作、常态化运行。推动省市县分级建立孵化载体,在全省建设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孵化基地1200多家,大力推进扬州建设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为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持。
立标杆、树品牌,打造项目化典型范例
推动重点项目实施。全省以项目化运作提升志愿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效果。2016年以来,江苏省先后举办了7届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各地各部门累计有3000多个项目进行集中展示,相互借鉴交流。2025年1月,成功举办全省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对富有特色、成效明显、群众欢迎的优质项目进行评选展示。实施省级志愿服务重点项目,推动市县层面推出更多有需求、有成效、有生命力的品牌项目,将人财物等资源引导到最需要的地方。
加强服务品牌建设。聚力打造有实力、有影响、可持续的全省志愿服务品牌矩阵,创立统领全省的“爱满江苏志愿行”志愿服务品牌,“戎耀江苏”“银发生辉”等一批省级志愿服务品牌不断被擦亮。南京市“博爱之都 志愿之城”、南通江海志愿、扬州市“守护运河 筑梦扬州”、徐州市“彭城七里 志愿有你”等市域志愿服务品牌持续深化,品牌的影响力、号召力不断增强,服务的美誉度、认可度不断提高。
注重典型示范带动。相关部门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志愿文化,让志愿服务成为人们的价值追求、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持续开展全省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推选活动,加大宣传推广,凝聚志愿光荣的广泛共识。积极参加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评选,全省累计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常态化组织省市县三级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志愿服务先进典型,通过艺术作品、文创产品、融媒体平台等多种形式加强社会宣传,让“人人可为、处处可见”的志愿服务成为江苏一道亮丽风景线。
畅供需、重保障,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服务内容贴近实际。江苏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紧盯“一老一小”、新就业群体等人群以及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题志愿服务活动,着力解决实际问题,满足群众现实需求。开展暖“新”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志愿服务。紧扣国庆节、春节等重要时点,开展“向祖国献礼——江苏社工和志愿者在行动”“新春惠民 爱满江苏”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志愿服务广泛普及、可感可及。
平台阵地作用突显。不断织密志愿服务网络,积极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各类阵地,在全省城乡社区全覆盖建成志愿服务站点21498个,构建了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15分钟志愿服务圈”。推动志愿服务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依托“江苏志愿服务网”等信息化平台,在“苏服办”App开设应用端,规范志愿者管理,引导志愿服务组织规范开展活动,为广大志愿者就近就便参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组织有力有序开展活动以及服务供需精准对接提供了技术支持。
制度保障不断完善。近年来,江苏省修订施行《江苏省志愿服务条例》,出台《江苏省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实施细则》《关于加强志愿服务行政执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进一步保障了志愿者权益,促进志愿服务组织有序发展。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激励褒奖机制,建立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补充的多元激励嘉许制度机制,推动各地细化时间储蓄、积分兑换等实施办法,为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壮大、志愿者参与服务注入强劲动力。
新时代新征程,江苏省将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站位全局、立足大局,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化志愿服务标准化、品牌化、项目化、专业化建设,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支持国家战略、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发展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助力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努力谱写新时代志愿服务事业新篇章。
(本文由江苏省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