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以三汇口乡“群众议事在院坝、干部代办到院坝、宣传宣讲进院坝”的实践探索为基础,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逐步迭代升级为“议事协商到院坝、代办服务入院坝、宣传宣讲进院坝、双向评价在院坝”的“院坝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并在全区推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显著提升。
创新院坝组织体系,夯实乡村善治基础
开州区坚持“自上而下统筹、自下而上精准”,建立健全符合镇情村情的组织体系,让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在院坝落地生根。
划定院坝网格。深入实施“党建统领网格治理”专项行动,镇街组建专班,征求村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代表意见,按照“地域相连、民风相近、群众自愿、规模适度、能力匹配”的原则,打破现有的村组格局,按每个网格覆盖30~50户群众的标准,重新设立院坝微网格,细化农村网格颗粒度。
配强院坝队伍。每个院坝明确院坝长、宣传员、代办员、信息员各1名,实行“一长三员”的院坝队伍设置模式,院坝长由村民民主推选出具有较强威信、较强号召力的党员小组长或其他党员担任,“三员”由镇街统筹选派机关年轻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成员等熟悉村情和业务的干部担任。
明确院坝职责。坚持院内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制定院坝事项职责清单,院坝长负责“院坝汇”的组织实施、群众动员、政策解释等工作,“三员”负责理论政策宣传、群众事项代办、意见建议收集等工作,通过“一长三员”深度参与村级治理,推动实现“小事不出院坝、大事不出村社”。
实施院坝治理行动,构建共治共享格局
全区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采取“院坝+”模式,推动议事协商、代办服务、宣传宣讲、双向评价在院坝微网格见行见效。
议事协商到院坝。重点围绕提升群众参与度,以公益设施维护、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处、移风易俗等4类17项高频事项为议事重点,采取“收集、确定、走访、议定、执行、评价”6个步骤形成议事闭环,鼓励干群在院坝里“话心声”“献良策”。
代办服务入院坝。重点围绕提升服务满意度,定期收集汇总低保申请、社保办理、房屋产权审批等代办事项,明确告知办理要件、流程和时限,由代办员全程协助办理,让干部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宣传宣讲进院坝。重点围绕提升群众知晓度,每季度确定2~3个宣讲主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明德帅乡”志愿服务队,宣传员深入院坝开展讲理论、讲政策、讲健康、讲法律、讲典型、讲技术、讲安全、讲变化的“院坝八讲”,实现在家群众全覆盖。
双向评价在院坝。重点围绕提升治理认可度,把群众的口碑评价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硬标尺”,结合实际细化设置议事协商、代办服务、宣传宣讲三项内容的具体评价体系,由院坝长牵头、群众参与,对“院坝汇”工作开展自治评价,对干部服务情况开展满意度评价,以双向评价结果作为履职考核的重要依据。
完善院坝激励机制,增强基层治理活力
制定出台考核、表彰、项目、积分等“院坝汇”党建品牌激励保障措施,推动干部在一线干事中成长成才、成效在院坝工作中展示展现、氛围在比学赶超中逐渐浓厚。
考核激励。建立考核“双纳入”机制,将“院坝汇”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干部、村(社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干部评先评优和村(社区)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挂钩,以考核倒逼责任落实。
表彰激励。每半年通过基层推荐、实地考察、党员群众投票等方式,评选“最美院坝”“最美院坝长”“最美代办员”“最美宣传员”“最美信息员”各100个(名),在全区公开宣传表彰,以表彰提振干事热情。
项目激励。区级整合基层党建、人居环境、安全饮水、道路养护等项目资金,对自治成效好、群众满意度高的院坝,采取“以奖代投”的方式在发展庭院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等方面给予支持,以项目增强发展动能。
积分激励。全面推广运用“积分制”,探索推行“小院家”乡村治理小程序,把“院坝汇”工作纳入积分细则,以院坝为单元进行积分,对履职成效好的院坝长、参与度高的群众给予正向积分,积分可在村(社区)积分超市兑换相应物品,以积分激发治理活力。
治理有效与经济发展同向而行
党建引领持续夯实。“院坝汇”的探索为加强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治理效能拓展了思路,通过支部引领组织群众参加“院坝汇”活动,实现了治理有效与发展经济一体推进,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近年来,各院坝直接调处矛盾纠纷1.2万余件,收集采纳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金点子”1600余条,推动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宣传宣讲更加有效。“院坝汇”是基层宣传宣讲的重要方式。开州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院坝八讲”,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将党的创新理论、群众关心的政策、身边典型先进事迹等送到群众的家门口、心坎上,使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深入人心。开州区“明德帅乡”院坝理论微宣讲获得重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满意口碑明显提升。群众少跑路、干部多跑腿是“院坝汇”的内在要求。院坝代办员帮助群众代办事项,节约了群众办事成本,大幅提升了群众满意度,真正实现了干群“零距离”接触、“零障碍”交流。近年来,各院坝帮助群众代办事项2.4万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自治活力逐步增强。“院坝汇”不仅是群众集中话语的平台,更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平台。开州区通过“院坝汇”,广泛动员群众筹资筹劳解决饮水安全、路面修补、环境卫生等问题,群众自治活力不仅得到逐步释放,也减轻了镇村两级财政运行压力,村民成为村级治理的“主人翁”,村里事也成“自家事”。
“院坝汇”的经验启示
发挥支部作用是关键切口。基层党组织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基层党组织至关重要。只有发挥基层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联系群众的优势。
激发群众参与是坚实保障。基层治理的主要对象是群众,如何激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基层治理的主要任务,群众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强也是当前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大短板。只有抓住群众参与,才能抓住基层治理的最重要环节,才能形成更合理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坚持因地制宜是重要途径。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关键支撑和末梢,涉及面广、点位多、对象复杂。只有结合本地区发展水平、群众接受程度等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分区、分类推进实施,才能形成最接地气的治理模式,实现对本区域有力有效的治理。
回应关心关切是根本核心。群众口碑是工作开展的风向标。只有自觉服务好群众,对于群众提出的问题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本文由重庆市开州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