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元宵节,宁夏义工联合会固原站站长孙连忠带队向西吉县沙沟乡11个村的困境儿童、残疾人和困难群众捐赠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物资。活动中,他还主动与困境儿童结成帮扶对子,为孩子们送上2025“雷锋饺子”新春大礼包。投身公益事业18年间,孙连忠始终行走在公益的道路上,足迹遍布六盘山区的60个乡镇750个村落,竭尽全力把温暖送到有需要的人身边。
为什么会选择投身公益?为什么能坚持这么多年?孙连忠笑着给出答案:“我生在大山,长在大山,是大山赋予我踏实和质朴的品质,是家乡的父老乡亲帮助我成长成人。我有幸被大家照亮,也想成为一束光,把自己有限的青春奉献给这片生我养我的热土……”
孙连忠幼年时母亲病故,父亲因劳累过度导致残疾,家中日子过得十分窘迫。“虽然我的家境困难,但父亲是一位乐善好施的人,伯父一家也无私帮助我们。多年来,就是这样良好的家风影响着我。”孙连忠说。
2006年,孙连忠考入宁夏师范大学,他带着父亲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土坯房。为了维持生活,他利用课余时间打零工赚取生活费用。孙连忠“携父求学”的感人故事逐渐被社会所知晓,各界爱心人士纷纷向父子俩伸出援手。孙连忠将这些善款又捐给了学校里其他家庭困难的学生,自己则继续靠勤工俭学和助学金完成了学业。
大学毕业后,孙连忠放弃了稳定的教师职业,一心投身公益事业,成为一名志愿者。他默默穿梭在大山深处,用自己的行动回报家乡。他在网上开通了博客“大山之声”,向网友讲述六盘山地区的感人故事。几年来,“大山之声”上累计30多万字的文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纷纷献出爱心,帮助了一大批山区的困难群众。
2012年,孙连忠成为宁夏义工联合会的一名专职义工。自此,他穿行在六盘山区的沟沟峁峁,行善的足迹遍布固原的各个乡镇村落。
西吉县新营乡的一名女孩失去父母,与奶奶相依为命,家里生活困难。孙连忠几次看望,为孩子捐赠了一台洗衣机,还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当孙连忠又一次前往时,孩子已经早早守在屋外,看到孙连忠后一路跑来迎接,还激动地向他诉说着自己的小秘密。在孙连忠多年的帮助下,女孩已顺利考入大学。
西吉县将台堡镇东坡村的康康(化名),3岁时父亲去世,弟弟尚且年幼,母亲智力残疾。2012年,孙连忠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康康一家的情况,随后通过多方联系,为孩子们争取到了帮扶资金,并将生活物资送到孩子们的手中。十余年来,孙连忠每年春节都会到村里看望康康兄弟俩。“如今,孩子们都已升入初中,性格也开朗了许多。看到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我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孙连忠说,“那些生活困难的人们特别需要来自社会的关心与关爱。”孙连忠对自己所奉献的公益事业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近年来,孙连忠依托固原市政协孙连忠委员会客室线上平台,发布了名为《彭阳县困境儿童“微心愿”认领开始啦!》的爱心帮扶倡议书。在当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下,142个微心愿被全部认领,微心愿所需的全部物资也迅速征集完成。
“志愿服务是一束光,在心与心的交互中,我们彼此温暖,相互照亮。公益是一种信念,承载着前行的动力,赋予了人生别样的颜色。”孙连忠说。未来,他将继续怀着初心,走更远的公益路,把热情挥洒在固原这片热土。
(邓蕾)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