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并指出,办好老百姓的事,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搞好乡村治理。
基层党组织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肇兴侗寨的发展进程中,基层党组织发挥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关键所在。
肇兴村共有5个自然寨、1270余户5200余人、152名党员。设有村党委1个,下设5个党支部。近年来,肇兴村强化基层堡垒、立足资源禀赋、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服务和保障肇兴侗寨景区高质量发展。在村“两委”的带领下,肇兴侗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带动村民就业创业2000余人。
“我们紧紧依托景区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组织群众发展油茶和茶叶种植的同时,充分用好侗族的民族文化,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吃上了‘旅游饭’。”肇兴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陆卫敏介绍。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农村蜕变、群众增收,离不开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各地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各类资源流动起来、惠民政策精准落地,共同绘就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绚丽画卷。
如何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福建省福州市赓续实施新时代“堡垒工程”,深入实施“建强堡垒”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村(社区)党组织建设标准,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福州市连江县安凯乡是有名的渔业重镇。在这里,超过70%的渔民养殖鲍鱼,渔民、船员大多工作在渔排上,如何提高海上作业区域党组织覆盖面?安凯乡的答案是:将党组织建到渔排上。
“我们创建了全市首个海上党支部,在鲍鱼生产运输、市场销售、养殖技术指导、防抗台风等方面服务渔民,引导党员带头参与乡村振兴、渔业养殖、海上安全生产、纠纷化解等工作。”安凯乡同心村党支部书记林连忠说,休渔期,海上党支部邀请海洋产业专家集中授课,满足渔民具体需求;作业期,在船舶上设置“红船图书箱”,把新思想、实用生产技术等送上船,实现党员学习教育海陆衔接,不断建强基层党支部。
近年来,福州市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坚强有力的组织体系。以村(社区)为依托,将全市划分若干个自然村(小区)网格和单位网格,同步建立“村(社区)党委—自然村(小区)网格党支部—院户(楼栋)党小组”的党组织架构,把党组织建到群众身边。
火车跑得快,还需车头带。建强基层堡垒,锻造一支党性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党建工作队伍尤为关键。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开展“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计划,构建社区党组织书记交流、帮带、实战全能力培训体系,着力解决基层党建工作服务不细问题,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力量。
深入实施“头雁带雏鹰”行动,发挥区级社区党建指导员作用,与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展结对指导,实现从“示范作用”向“整体带动”转变。构建全区社区党组织书记讲堂、片区党组织书记交流、街道观摩比武三级联培机制,以“片区化”理念打破街道地域界限,实现资源流动共享、分层分类全覆盖。举办“基层治理大家谈”典型案例分享活动,聚焦发挥党组织作用、社区赋能提升等内容进行案例分享、实战剖析……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打出后,一个个“红色细胞”被全面激活,成为基层治理的“红色引擎”。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作为党同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纽带,基层党组织必须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展工作,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把造福人民作为最大政绩。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探索推行“联一批农户”筑牢党群纽带、“串一回门子”倾听群众心声、“讲一项政策”传递党的声音、“问一下民意”破解治理难题、“办一件实事”解决急难愁盼的“五个一”党员联户工作法,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耕地保护等工作中亮身份、作示范、当先锋,不断增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意识、提升党员服务群众本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本报记者 李梦丹)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