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小事里的“小确幸”

近日,首张“爱心驿站地图”由腾讯正式发布,数据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提供,地图覆盖全国超18万个驿站点位,主要包括各地工会自建驿站、银行电信营业网点、加油站以及中介门店等地点位置和设施服务信息。该地图可方便网约配送员、环卫工人、网约车司机、交警等户外劳动者快速找到附近驿站,及时获取热水、充电、避暑、避雨等服务。

这是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的一个缩影。新就业群体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但他们常年穿梭在大街小巷,普遍面临休息难、充电难等问题。对此,各地采取有效举措,建立暖“新”驿站、司机之家、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通过免费提供一杯茶水、一个充电机会、一件防雨用具等方式,使新就业群体在点滴小事中感受生活的“小确幸”。

“以前配送完,想找个地方歇脚都难,现在有了驿站,不仅能休息,还有微波炉热饭菜,夏天还能喝到冰镇矿泉水。”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淮滨街道明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辟的“小哥加油站”,成了网约配送员的“新家”,外卖配送员庞亚飞高兴地说。为更好地服务新就业群体,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场地打造淮畔新港湾驿站——“小哥加油站”,不仅添置桌椅、微波炉、冰柜、血压仪、置物架等设施,还提供全天候服务。

蚌埠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破解服务阵地难题,该市统筹整合基层党建阵地、文明实践、群团组织等各部门各类型服务群众资源,解决新就业群体最关心的停车难、休息难、充电难等问题。同时,把242个服务新就业群体的“党群驿站·淮畔新港湾”,标注在导航地图上,方便新就业群体查找。

道路货运业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血脉”,如何解决货车司机群体休息难、洗澡难等问题,提高他们的休息质量,成为各地关爱服务货车司机群体的切入点。

江西省高安市作为“中国物流汽运之都”,针对货车司机休息难问题,依托加油站、停车场等场所,建设了18个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的户外劳动者驿站、司机之家、“安行e点”,让四海为家的货车司机“四海有家”。

各地在打造新就业群体服务阵地的同时,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力求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求。

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曹安公路是连接上海中心城区与周边省份的重要通衢。曹安公路上的中国石油嘉定第四加油站,内设小微网格党群服务点,成为众多货车司机到达上海、进入嘉定后加油休息的第一个落脚点。在了解到货车司机对于快递物品代收有需求时,小微网格党群服务点设立了24小时快递代收点,为货车司机提供极大便利。

如今,各地深化暖“新”驿站等矩阵建设,拓展服务半径,推动关爱凝聚从“物理覆盖”向“心灵同频”升级,助力每一位新就业群体找到归属感与幸福感。

(本报记者 陈丽英)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