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持续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能够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服务群众。
为基层减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关键要明确基层权责。重庆两江新区按照全市“四张清单”(社区工作事项清单、社区负面事项清单、社区依法出具证明事项清单、社区不应出具证明事项清单)工作要求,规范管理准入事项,为社区松绑减负、赋能增效。
社区工作者“该干什么活”?对此两江新区定好社区工作事项清单,列出党员教育管理、调解民间纠纷、办理公益事业等工作事项,以及依法协助做好社会救助、公共文化服务等配合事项,让社区工作者“该干什么活”一目了然,从纷繁事务中解脱出来。
在制订社区负面事项清单方面,两江新区在社区法定职责基础上,列出不得将社区作为行政执法、拆迁拆违、环境整治等7类事项的责任主体,严控准入源头,将非社区责任事项“挡在门外”,保证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让社区工作者松绑减压、轻装上阵。
在社区工作多年的大竹林街道星汇社区党委书记邓琴见证了“社区万能章”从繁至简的“瘦身”全过程。
“以前,居民经常来开具亲属关系、身份信息、就业状况等各种证明,形式多种多样,光核对信息、填表就忙活半天。”邓琴说,“现在,社区依法出具证明事项清单明确了社区能办什么事,保障社区工作者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群众,我们工作劲头更足了,群众认同感和满意度更高了。”
两江新区制订社区依法出具证明事项清单,按照社区居民自治事务范围,聚焦群众高频办事需求,列出“依法出具证明事项清单”和“为民服务事项清单”,明确服务内容、办事流程、服务专员等,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实现“一件事一次办”。
此外,两江新区还明确社区不应出具证明事项清单。统筹街道和区级部门职责,列出不应由社区出具的证明事项32项。畅通办事渠道,对不应由社区出具证明的事项,社区可依托基层智治平台、“民呼我为”平台等实现“一键上报”,确保群众找得到人、办得成事。
(本报通讯员 杨稀淋)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