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工作室”里的治理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如何,基层干部是决定性因素。要统筹考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不少地方充分发挥“头雁领航”作用,抓住社区党组织书记这一队伍,通过建立“书记工作室”,发挥“头雁”传帮带作用,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不断夯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底座”。

“因为楼上卫生间防水没有做好,导致‘楼上用水楼下浇花’,我上门找了好几次,楼上住户就是不愿配合,最后找到顾书记,很快就解决了问题。”住在安徽省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恒社区金屿海岸小区的王大爷说。海恒社区打造“书记工作室”,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广泛发动业委会成员、楼栋长、物业服务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建立多元化沟通机制,协调解决居民、小微企业意见建议30余条。“书记工作室”成为处理居民疑难杂症的“会诊所”。

面对居民多元诉求,“书记工作室”高效解决居民问题的背后离不开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作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充分用好用活辖区共建单位资源,在城市社区设立“书记工作室”,通过居民点单、“书记工作室”派单、共建单位接单的方式,推动工作力量下沉。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为“书记工作室”总召集人,将共建单位党组织书记吸纳为工作室成员,每月安排一名成员担任轮值书记。每月由轮值书记牵头,收集整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召开专题“圆桌会议”,由“书记工作室”成员单位以揭榜挂帅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接单认领。

无独有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以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书记“领头雁”作用为突破点,探索设立“书记工作室”,每月召集党员在“书记工作室”开展议事会,发动社区党员主动发现治理问题、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对于未得到妥善解决的疑难问题,由“书记工作室”统一协调社区、物业服务企业、问题所属单位共同解决。

服务群众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破解难题的能力和技巧。“美红书记工作室”是以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街道八角中里社区党委书记李美红名字命名的“社区书记工作室”,通过“工作+创新”“生活+学习”的帮带模式,建立长效心理疏导机制,共同帮助社区工作者提升工作能力、拓宽工作思路、增强工作自信。工作室还通过梳理“工作画像”,每季度有针对性地开展书记圆桌沙龙会议、社区成长营等活动,向前一步主动找问题,并通过辩论赛形式分析原因问题、探讨解决办法,帮助社区工作者掌握工作方法、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随着基层治理越来越精细化,对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高效发挥“书记工作室”作用?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关键。

瞄准导师队伍“立体化”“多元化”这一目标,四川省都江堰市银杏街道壹街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室”对标各项目实训点实际需求,精选了党校教师、海归博士、创业青年等人才充实导师队伍,将60余名“双报到”党员、“两新”组织党员编入社区“智库”。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依托市级社区“名书记”工作室资源,定期举办“名书记大讲堂”基层治理培训,并采取“上门问诊”的方式,组织“名书记”到各社区现场研判问题,强化对“名书记”创建库成员的跟踪指导,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措施。

如今,“书记工作室”不仅成为社区党组织书记展示风采、交流经验、带教培养的阵地,更是“群雁”队伍强筋骨、长才干的重要平台。在社区党组织书记的示范带动下,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结构合理、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逐步建立起来,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本报记者 陈丽英)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