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意盎然。比春风更暖的是处处洋溢着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在河北省廊坊市,扶老助残、帮困解难、便民利民等志愿服务开展得如火如荼。该市持续强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积极培树“爱在廊坊”志愿服务品牌,广大志愿者围绕在凝聚服务群众中建新功、在服务新兴领域中建新功、在服务基层治理中建新功等内容,把志愿服务融入日常,形成“志愿服务人人可为、处处可为”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志愿服务新动能,让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叔叔,您辛苦了,喝杯姜茶暖暖身子。”清晨,廊坊市的小小志愿者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将一份份自制的姜糖水,递至消防战士、环卫工人等凌晨坚守在工作岗位的一线工作者手中。
这是廊坊市开展的“爱在廊坊”志愿服务活动之一。该市创新打造“爱在廊坊”志愿服务品牌,制定实施方案,发布“爱在廊坊”志愿服务活动倡议书,聚焦新就业群体及特殊困难群体需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等平台广泛传播,发挥品牌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实效、可持续的志愿服务项目集群。选树“‘远山行’爱心助学公益行动”、“心语护航 阳光成长”、固安县“寸草心爱老敬老行动”等一批省级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大厂回族自治县幸福路社区在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中被推选为最佳志愿服务社区,廊坊市远山行爱心助学公益联盟获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身体不适时,会有医疗卫生志愿者服务;权益受损时,会有律师排忧解难;身处险境时,会有应急救援志愿者保护平安……廊坊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面向社会各界广泛招募志愿者,积极引导党员干部、退役军人、青年学生等群体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
根据志愿者的专业技能、兴趣爱好和服务特长,分类组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保公益、法律援助、应急救援等专业志愿服务队伍,以及社区便民、关爱特殊群体等综合性志愿服务队伍,为群众提供精准化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4万余名注册志愿者,2673支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志愿服务项目6525个,服务时长达220余万小时。
“经过系统培训,学习到许多志愿服务知识和技能。今年,我会继续为家乡贡献青春力量。”在圆满完成2024中国·廊坊国际经贸洽谈会的志愿服务工作后,廊坊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学生崔元铭自豪地说。
从2000年开始,廊坊市每年招募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国·廊坊国际经贸洽谈会”,为大会提供翻译、礼仪、引导等服务,展示了廊坊青年良好形象。
廊坊市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第八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期间,组织700余名志愿者为参会嘉宾及参观游览群众提供礼仪接待、外语翻译、讲解推介等服务;在城市建设与环境整治方面,组织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城市美化、垃圾分类宣传与监督等活动,助力打造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
坚持平急结合,廊坊市将志愿服务纳入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做好应急救援志愿服务工作。2023年“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发生后,全市组建7500余支救灾志愿服务队,14余万名志愿者到受灾严重的霸州、永清等区县,做好巡堤护路、群众转移、环境整治、心理疏导等工作,为受灾群众送去温暖和关爱。
(本报通讯员 张宝灿 杨雅淇)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