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时节,信江河畔生机盎然。位于江西省鹰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江西江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内,铜基新材料生产线正高速运转;在第五届国际城市面包烘焙大赛中,鹰潭市女企业家协会会员企业——麦子熟了烘焙学院的徐伟男与林业强代表中国队夺得冠军……鹰潭市正在探索一条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引领、制度赋能、服务创新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党建引领 在红土地上播撒“信仰的种子”
“成立市级行业协会商会必须同步建立党组织,提倡负责人担任本会党组织书记。”这是《鹰潭市行业协会商会登记管理规定(试行)》的刚性条款。走进鹰潭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党员活动室摆放的《鹰潭市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指导手册》格外醒目,里面明确了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的制度设计。“联合会重大事项必须经支委会前置研究、会长办公会讨论方能通过。”联合会秘书长杨建国所介绍的工作流程,是该市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参与“两重两大一外事”(即重要事项决策、重要业务活动、大额经费开支、接受大额捐赠、开展涉外活动)重大事项决策的具体体现。
为确保党的领导贯穿始终,鹰潭市建立了由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14家单位参与的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统筹推进党建工作及企业改革发展。构建“市委‘两新’工委—行业(综合)党委—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三级党建管理体系,推动市本级党建主管单位组建23个行业(综合)党委。
“有3名及以上党员的行业协会商会单独建立党组织,正式党员不足3名的成立联合党支部。”鹰潭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党员较少的行业协会商会,选派40余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定点帮扶,采取联合建、派员建等方式,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覆盖率达82.4%,同比提高17.3个百分点。
为凝聚攻坚合力,鹰潭市创新“党建+服务”模式。鹰潭市余江区雕刻家居同业商会依托行业技能大赛平台,引导一批雕刻从业人员由“匠”变“师”;鹰潭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建立“党员结对”机制,带动16家会员企业入选2024年江西企业100强榜单;鹰潭市新生代企业家商会通过举办“产业升级对接会”“企业家成长训练营”等活动,推动会员企业在数字经济、生态文旅等领域实现创新突破。
制度赋能 用“规范之笔”绘制发展蓝图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收费必须提前公示,评比必须前置审批,这样才能避免乱收费和‘戴帽子挣钱’的乱象。”鹰潭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
鹰潭市规范实行“登记审查”与“党建审核”联合办理,对拟新登记行业协会商会进行“三看三查”(即看发起人、看筹备组、看章程;查合法性、查必要性、查可行性),明确登记筹备、申请提交、审核复函等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时间节点,强化了准入管理。出台换届选举实施细则,明确“六不启动”原则(即党建未达标不启动、章程未更新不启动等),规范换届流程,确保换届工作依法依规、公开透明。
此外,鹰潭市抓住“关键少数”,制定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任职管理办法,明确“六回避七必备八禁止”标准,建立事前沟通、初审考察等四步审核程序。进一步理顺行业管理部门、党建主管单位与行业协会商会的对应关系,建立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牵头、党建主管单位、登记管理部门、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参加的行业协会商会监管机制,28家“僵尸型”行业协会商会被注销,曝光失信行为21例。
服务创新 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站在新的起点,鹰潭市的行业协会商会在数字化转型、跨界合作和乡村振兴等领域展现出强劲活力。
数字化转型,释放产业新动能。鹰潭市余江区中童镇商会邀请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祝铭明参加第一届理事会,促成“千里眼项目”,助力AR智能眼镜与传统眼镜产业深度融合,释放商业潜力;鹰潭市酒类流通协会指导会员企业鹰潭市潭花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研判市场趋势指导生产,实现年销售额增长20%。
跨界合作,构建产业生态圈。鹰潭市浙江商会推出“银行+担保+商会+企业”模式,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鹰潭市焙烤商会搭建原料集采平台,帮助会员企业降低成本5%~15%,烘焙产业年产值突破400亿元,成为鹰潭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产业振兴,激活乡村新活力。贵溪市周坊商会引导18家会员企业返乡创办帮扶车间,提供80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当地居民人均年收入增长23.7%。鹰潭市余江区观赏鱼协会采取政策引导和“养殖户+协会+市场”模式助力产业发展,2024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党建强则组织强,制度优则发展稳,服务好则活力足。”鹰潭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周荣光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党建引领为保证,以行业自律为抓手,以服务管理为支撑,进一步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报通讯员 易长青 费东亮)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