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热”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新闻特写)

草根足球队激情驰骋,奋力追逐荣耀与梦想;社区歌舞团嘹亮高歌,唱响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书法爱好者齐聚一堂,挥毫泼墨书写祝词……在河北雄安新区安新县,经久不息的“赛事热”席卷了整个冬季,通过全年举办文体赛事丰富群众生活、汇聚治理合力、引领社会风尚,已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全新场景,一幅以文体赛事助力基层治理的精彩篇章正徐徐展开。

以赛惠民 精彩赛事点亮群众生活

立春已过,天气逐渐回暖。家住安新县静聪社区的居民苑新萍一大早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始练习舞蹈。苑新萍的另一重身份,是“淀之荷”舞蹈队队长,这支由退休居民自发组建的舞蹈队“舞龄”已超过10年,在“悦享安新 每月一赛”广场舞大赛中,她们顺利摘得桂冠。“对于民间舞蹈队来说,最需要的就是舞台和展示空间。‘每月一赛’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展示机会,得到了专业老师的点评指导,收获很大!”苑新萍表示。

像苑新萍一样,在活动中获益的居民还有很多。如何让更多人拥有获得感、参与感?安新县打造“悦享安新 每月一赛”群众性赛事品牌,在项目设置上,有乒乓球、羽毛球等百姓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也有演讲、朗诵、诗词竞赛等文化活动;在赛程安排上,每月举办不同主题的大型赛事活动,通过村初赛、乡复赛、县决赛的逐层选拔机制,将赛事在全县范围内推广,让每名群众都有机会参与其中,让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群众都能找到自己热爱的“主场”,生活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

以赛聚能 汇聚基层治理多方力量

社区足球队化身志愿服务队,身体力行帮助居民群众;各类文艺团体积极投身文化惠民活动,以自身所长服务居民群众……在赛场之外,比赛“余热”形成更为深远持久的影响。“每月一赛”的意义远不止于竞技成绩和奖牌名次,更起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作为切入点,通过赛事纽带将居民联系在一起,由以往相见不相识的“陌邻”变为“睦邻”,群众归属感、凝聚力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为公共事务建言献策、贡献力量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活动不仅让我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新朋友,也对社区公共事务熟悉了不少,平常有空就来帮帮忙,能为社区出一份力,我们感到很光荣!”迎晖社区足球队队员范伟光表示。

10余场赛事活动、2000余名群众积极参赛、浏览量突破五万……一连串数字背后,凝结着各方的共同努力:乡贤能人带头参赛、专业教师担任评委、企业出资赞助支持、志愿者到场协助保障……在政府搭台、群众唱戏、全社会参与的办赛理念引领下,各方力量同频共振,有效促进了基层治理由“独角戏”到“大合唱”的转变,绘就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圆”。

以赛正风 拼搏进取引领社会风尚

“基层文体赛事蓬勃发展,不仅有效丰富了居民群众的业余生活,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扬新风、树正气,社会风气在比赛的倡导下越来越好。”正如安新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刘小丛所说,由赛事活动带来的积极影响与正面导向,已成为社会“风向标”,推动向上向善文化蔚然成风。

从激情酣畅的足球联赛到活力飞扬的广场舞台,再到群星闪烁的合唱比赛,居民为了共同的胜利目标奋力拼搏,团队协作精神在一次次配合中得到升华。随着象棋、书法等赛事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光彩,崇文好学的风气由文化爱好者推广至中小学生;游泳比赛带动全民游泳健身热潮,再现“游泳之乡”的魅力风采;足球赛则为热度不减的足球运动再添“一把火”,引导更多群众积极参与体育运动,通过锻炼强身健体、愉悦身心,让“足球半岛”城市名片越擦越亮。

“我们将积极举办更加丰富、更高品质的赛事活动,让这股‘赛事热’持续升温,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刘小丛表示。

(本报通讯员 曹栩宁)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