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聚焦新兴领域存在的基础数据不清、情况不明问题,建机制、清底数、抓攻坚、优服务,夯实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基础,激活新兴领域红色动能。
中央社会工作会议提出,要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甘肃省庆阳市聚焦新兴领域存在的基础数据不清、情况不明问题,把“强基补短”行动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以深入开展“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行动为牵引,建机制、清底数、抓攻坚、优服务,夯实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基础,激活新兴领域红色动能。
加强顶层设计,理顺“机制链”
庆阳市把健全完善“统得起、兜得住、管得好”的管理工作体制机制,作为抓深抓实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关键基础。优化运行机制,调整充实“两新”工委成员单位,配齐配强市委“两新”工委班子,逐一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健全协调议事、督查落实、述职评议等制度,推动重大事项及时研究解决。织密组织体系,指导推动各行业党委建立健全工作规则或议事规则,配齐配强班子,明确工作机构设置,落实行业党委班子成员调整报备制度,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有人抓、有成效。压实主体责任,组织开办全市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提升其能力素质、明确主体责任,打通基层党组织抓落实“最后一公里”。
全面摸清底数,铸牢“基本盘”
庆阳市将新兴领域基础数据底子清、情况明作为抓党建的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扎实开展集中摸排。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则,通过数据采集、层层对比、核查排除、分析研判等方式,对全市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基本情况进行摸排,对党组织底数、党员底数及其管理情况集中摸排,掌握全面系统、详实完整的一手数据。常态开展动态管理。聚焦新兴领域点多面广、类型多样、外延持续拓展等特点,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摸底调查,及时更新数据台账;深入新兴领域一线,面对面了解情况,及时修正统计口径把握不准等问题。分层分类建立台账。建立完善组织、市场监管、人社、统计、税务等部门数据沟通、信息反馈工作机制,反复核实对比统计数据,同步督促各市级行业党委对县(区)行业部门数据进行汇总,确保数据真实准确。目前,已分层分类分行业建立了基础信息台账。
深化攻坚行动,拓展覆盖面
庆阳市将拓展新兴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作为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途径。推动应建尽建。扎实开展“两个覆盖”攻坚行动,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规模适中、便于管理的原则,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挂靠组建等多种方式,灵活推进党组织建设,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覆盖率97.1%,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95.9%。及时调整优化。针对联建党支部不规范、联合党组织覆盖单位过多等问题,及时召集行业党委和业务主管部门会商研判,指导规范单独建立党支部2个,撤销不规范党支部2个。强化工作指导。统筹行业管理、业务主管部门、街道社区等力量,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全覆盖选派党建指导员940余名;跟进出台《庆阳市党建工作指导员管理办法》,确保党建工作指导员选得准、派得出、干得好。
做实关爱凝聚,激活新动能
庆阳市坚持“先把服务做进去、再把作用带出来”。多元化布局驿站建设。建成并投入使用市级新兴领域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2个,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工会驿站、银行网点等,设立“爱心驿站”380余个、新业态劳动者驿站12个,社区爱心服务站40余处,免费提供休息、饮水、充电、热饭、应急药品等暖心服务。加强正向激励。制定新就业群体职业发展、权益维护、党内关怀等18条激励措施,联合市人社局、市律师行业党委等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劳动争议调解、社保经办、子女教育、职称评审、技能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多渠道拓宽服务模式。建立“个人—党员—党支部—党委”诉求收集办理机制,结合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在新兴领域党群服务中心常态化组织开展“点亮‘微心愿’”活动,做到新就业群体“说话有人听、难事有人办、梦想有人帮”。多途径参与基层治理。组织开展“支部亮旗帜、党员亮身份、车辆亮标识、服务亮承诺”等“四亮”活动,不定期发布志愿服务招募令,组建以党员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为骨干的新兴领域志愿服务队150支,引导他们参与平安建设、独居老人、留守儿童关怀等志愿服务活动。聘请15名网约配送员兼任社会监督员参与基层治理,通过“随手拍”“随手报”,发现、上传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实现新就业群体从“治理对象”向“治理主体”转变。
(作者单位为甘肃省庆阳市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