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丽:帮乡亲直播带货的人大代表(社会工作领域先进人物)

“各位老铁们,这是咱龙山村的‘吉龙山湖’大米,长自黑土地,喝的山泉水,是纯绿色的东北长粒大米……”直播间里,黑龙江省鸡西市麻山区麻山镇龙山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广丽一边熟练地展示着大米,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家乡的故事。镜头前的她,脸上挂着淳朴的笑容,一举一动流露出的都是朴实和真诚。屏幕前的“老铁们”可能想不到,这位“乡村带货主播”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

“村民手里的大米、特色农产品我都帮着卖,他们没有我的门路多。”每天,李广丽都要在她的微信朋友圈发一条村民的“土特产”广告,闲暇时还会开直播。

作为村党支部副书记,如何突破龙山村地理限制、带领村民致富、让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是李广丽一直琢磨的问题。多年来,为发展农村特色经济,李广丽的脚步从未停歇。看到村民年年只售卖原粮,收入微薄,她带头成立水稻合作社与食用菌合作社,还注册了“吉龙山湖”牌大米商标,并将村里的大米、木耳、蜂蜜等农产品打上“龙山村”特产标识,让村里的特产品牌化、特色化。为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她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携手村民,组建家庭农场,在田间种下大榛子树、沙棘树,培育北药等经济作物,开启多元致富路。

为促进农民增收,李广丽带着村民四处取经,钻研起网上直播带货的门道,还牵头成立麻山区农产品销售群,帮助老百姓售卖房前屋后种植的生态农产品,激活了庭院经济的活力。“要做新时代有本事的农民。”这是李广丽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她的带动下,龙山村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将现代营销理念和传统种养产业相结合,农产品销售额连年攀升,每年线上线下销售额稳稳保持在30多万元,村民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李广丽牢记代表身份,把了解、反映民声民意放在首位。每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前,她都会走村入户,深入村民家中和田间地头,与村民唠家常,了解他们的期盼和意见建议。她还积极与区领导和相关部门交流,了解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为提出高质量建议做充分准备。

李广丽时刻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针对村民出行不便、村基础设施差的问题,她和村干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

2023年,龙山村至麻山区的20公里沥青路建成,车程由40分钟缩短为10分钟。今年,村内巷道硬化、边沟和护坡修建、背街巷道路灯安装、厕所改造等工程陆续完工,村子变得干净整洁,百姓的心气也更顺了。

为了推进文明乡风建设,李广丽和村干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将婚事简办、养老敬老等内容融入村规民约。龙山村入选第三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她与村干部一起创建农家书屋,组建秧歌队、广场舞队、小剧团等,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李广丽还被聘为区法院特邀调解员,积极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她与区法院法官共同开展诉前调解,通过唠家常、摆事实、讲道理,成功化解了多起离婚纠纷、借款纠纷和抚养费纠纷,促进了家庭和睦、邻里和谐。

2024年,为拓宽基层党员服务群众渠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她带头成立了“共产党员为民志愿服务工作室”,带领党员积极开展党的政策方针宣讲、居民矛盾调解、志愿服务等,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实事。

在李广丽的工作推动下,龙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小山村不仅经济发展了,村民收入提高了,而且村貌焕然一新,成为省级文明村。李广丽也多次被评为市、区先进个人,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成为百姓心中的好书记、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李广丽简介:荣获黑龙江省劳动模范、黑龙江省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本报记者 汤珊珊)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