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智融合”驱动社会治理智治升级(大家谈)

傅俊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探索实践“智能感知预警+智能分析流转+智能跟踪问效”的“三智融合”社会治理模式,通过物联感知设备全量接入、基层智治平台高效协同等方式,推动社会治理服务提质增效。

算力换人力,强化智能感知预警。针对各部门物联感知设备建设标准不一,部分治理工作依赖被动接收投诉信息等问题,开展县域物联感知设备综合集成专项治理,明确标准规范,集成公安、综合行政执法等10个部门及18个镇街的物联感知设备,并在城市GIS地图落图直观显示设备信息,实现“一屏统览、一网统管”。上线城市治理、交通等领域68种AI算法,通过布控算法、图像识别、视频分析等技术,实时监测、自动抓拍城市管理常见问题,分类上传至物联感知平台。例如,针对人行道机动车违停现象,平台初始识别秒拍照片,并于30秒、2分钟后分别再次抓拍,自动流转至违停平台给车主发送提醒,提醒后仍未及时驶离的,形成完整证据链推送部门执法处置。

横纵全贯通,强化智能分析流转。针对各部门感知设备采集数据零碎分散、有效利用不足和物联感知平台与各部门平台贯通不畅问题,综合运用平台智能解析技术,梳理事件特征,快速准确识别机动车违停、垃圾堆积、消防占道等城市治理常见问题,准确定位“高发区域、高发时段”,为部门科学调配执法力量精准治理赋能。同时,将物联感知平台与“141”基层治理体系贯通,上线“事件中心”模块,自动筛选剔除一批重复、无效事件,推动事件流转处置更加精准有效。

双线齐联动,强化智能跟踪问效。针对以往城市治理遇到的部门间数据难以实时共享、联动迟缓分散、协同效应难以发挥等问题,构建“线上综合调度指挥、线下多元联合执法”模式,线上依托县社会治理中心可视化指挥平台,一屏统览事件现场情况、执法人员行动进展,实现精准调度;线下联合执法队伍依据指挥中心指令对问题进行现场处理。例如,面对城郊地区垃圾混装溢出行车道等问题,物联感知平台通过AI算法及时识别违法行为并抓拍,公安、综合执法、生态环境等部门通过基层智治系统获取信息后,分别开展执法处置。

(作者系中共武义县委社会工作部常务副部长、县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