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帮办代办新模式提升服务效能(工作实践)

呼海龙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深入学习推广“四下基层”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坚持下基层、解难题,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模式。以乌达区为试点,在街道设立“一窗通办”服务窗口,让更多资源下沉社区,推动基层工作者回归主责主业,为企业、群众提供协同、高效、便捷的帮办代办服务,将“群众、企业来回跑”转变为“政府帮办代办”。

建强一支队伍,提升服务力度。为确保社区工作者有时间、有精力入户了解社情民意,乌达区对社区工作者承担的报表上报、证明出具等工作进行打包整合,转变社区工作人员办公模式,社区“两委”、网格员力量下沉,在入户过程中直接面向群众开展老年优待金办理、养老资格认证等服务,实现业务“反向办”,进一步拉近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和凝聚力。

拓展两条路径,挖掘服务深度。乌达区以丰富帮办代办途径为抓手,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实现“好办、易办、快办”目标。一方面,持续完善线下帮办体系,构建“1个信访局长接待窗口”“1个代办服务中心”“8个代办服务站”“22个代办服务点”等帮办代办窗口及站点,加强基层帮办代办服务规范化建设,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向小区物业办公室、“流动办公桌”等便民服务点延伸,实现社区便民服务机构全覆盖。另一方面,搭建线上帮办代办平台,积极探索建立二维码“点单卡”、微信公众号问需小邮箱、居民网格微信群组等专属服务工具。通过“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让群众办事少跑腿,联系服务群众“不打烊”。

完善三项机制,拓宽服务广度。为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有事不会办、办不了的问题,乌达区实行全过程帮办代办服务方式。一是主动服务,事前实行帮办代办告知。全面梳理帮办代办事项清单,细化服务内容,规范服务流程,已实现乡镇(街道)帮办代办事项11项,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70余项。二是精准施策,事中全程帮办代办。针对办事层级过多未有效利用人力资源问题,设立综合窗口,把社区原有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街道“一窗通办”,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只跑一次腿”。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上门办、就近办”服务;针对项目建设,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环节所涉及的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全链条管家式”全程代办服务。三是送策入企,事后帮扶促提升。推行“扶上马送一程”的“保姆式”帮办模式,累计向企业宣传惠企政策30余次、帮助80余家企业办理服务事项600余项,扩大企业对各类惠企政策的知晓度,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提振企业发展信心。通过完善“事前+事中+事后”三项服务机制,帮办代办工作更加透明、更有温度、更加高效。

(作者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