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侠”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新兴领域党建)

在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有一群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每天活跃在大街小巷——他们不仅是城市运转的“毛细血管”,也是社区治理的“移动哨兵”。

作为由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群体中的党员组成的新就业群体基层党组织,蓬江区骑行之家党支部实施“争做骑行侠”行动,发挥党员骑手带头作用,带动更多骑手参与城市治理。该党支部获评江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我们有了共同的家”

广东骑行之家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在蓬江区成立后,主要提供电动车电池销售、租赁等服务,在城区布局多个服务站点、联盟维修点等阵地。骑行之家党支部相继成立,同步组建骑行之家工会,覆盖4000余名骑手,为骑手们搭建了一个温暖的“家”。

骑行之家党支部积极对接各方资源,按照“就近、便利、实用”的思路,在城区精心布局服务网络,建成6个“红色驿站”、22个互助服务站,还与4个重要商圈的属地社区党组织共建党群服务站,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歇脚、用餐、喝水、充电、急救等服务。

“我们重点解决了骑手的‘续航焦虑’。”骑行之家党支部书记罗伟峰说,党支部牵头在各服务站及骑手聚集的街角,配备140多个换电点,推广电动自行车电池“以换代充”,日均服务骑手超300人次。

“请求支援,电池没电了”“请求支援,车子坏了”……这是骑手们曾经的“烦恼”。骑行之家党支部发挥工会桥梁作用,引导骑手互帮互助,从最初的“救援小分队”逐步发展为拥有120余名专职工作人员的“互助志愿队”,提供免费维修、紧急救援等服务,让骑手感受到温暖与支持。

“骑手穿梭于城市各个角落,不仅用辛勤汗水为大家提供便捷服务,还做了很多好事,支部深入发掘宣传,开设‘先锋学堂’,把骑手凝聚起来,引导更多骑手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罗伟峰表示,支部定期举行“先锋学堂”,开展理论宣讲、技能培训、读书分享、政策解读等主题活动100余场,覆盖超6000人次。

“我们是社区服务的‘好帮手’”

“能帮助别人很有意义,骑行之家党支部经常号召大家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网约配送员黄耀斌是一名党员,也是“骑行服务先锋队”成员。他经常抢在饭点、订单高峰期前,挤出时间赶到石冲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长者食堂取餐,送往老年人家中。像黄耀斌一样的热心骑手,在蓬江区目前有126人,已累计为长者送餐1.6万余份。

“送餐时我们都会多问一句,看看老人有什么需要。”黄耀斌说。“骑手们延伸了社区服务‘触角’,上门送餐、送药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真的很暖心。”石冲社区党委书记钟秀丽说。

这是网约配送员参与基层治理的缩影。骑行之家党支部组建“骑行哨兵先锋队”,发动热心骑手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成为基层治理的“好帮手”。

在送餐途中及时帮助发生交通事故的车主、防风防汛期间协助转移群众、开展爱心送考志愿服务活动、走街串巷助力社区寻回走失长者……这些已成为骑手们的日常。骑行之家党支部与工会还建立志愿服务积分机制,将参与基层治理、文明劝导等行为量化为“文明货币”,累计发放积分 12.6 万余分,可兑换配件、生活用品等物资和充电服务。

此外,骑行之家党支部还与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等结对共建,开展公益活动。近段时间,骑行之家党支部与蓬江交警联合开展“摩电靠右行”宣传活动,倡导文明驾驶,营造安全、有序、畅通的交通秩序。

“以前每天都在路上奔波,感觉自己是一个漂泊者。现在环境好了、活动多了,大家都说在这里有了‘家’的感觉,开始主动参与社区服务。”黄耀斌说。据统计,去年以来,参与网格化管理、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的网约配送员达上千人。

“从刚开始的几个党员骑手,到如今很多骑手一起参加,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新就业群体参与到治理与服务中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外卖骑手周以富还获得了2024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罗伟峰分享骑行之家党支部及骑行之家工会的发展历程与经验做法时,眼里充满自豪。

(本报通讯员 陈艺锋 黄晓东)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