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委社会工作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全国社会工作部长会议精神,以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坚持“选、育、管、用”全链条发力,不断增强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从严从实科学“选”
以制度优化队伍结构
严密程序“考”。由区委社会工作部牵头起草,区委常委会会议审定的《北湖区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明确全面推行“逢进必考”。社区员额出现空缺时由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有关部门制定招聘方案,实行对外公开招考。去年按照男女比例1∶1面向社会公开招考20名社区工作者。
严格标准“备”。今年社区“两委”成员换届,区委社会工作部全覆盖指导街道对社区工作者队伍年龄、学历、特长进行全面分析研判,严格按照选人用人要求,储备了140余名政治可靠、能力过硬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
严肃纪律“聘”。制定社区临聘政策,规范临聘程序,从严控制临聘数量。对未经审批的社区临聘人员进行清理,将因历史遗留问题未纳入员额管理且符合条件的网格员通过正常程序招聘为社区工作者。
常学常新精准“育”
以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课堂点对点教。开设社区党组织书记精英培训班,重点培养能说会做、视野开阔、善于治理的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开设社区工作者骨干班,分类别对社区党组织副书记、副主任、小区党支部书记等开展专业化培训;邀请湘南学院等高校专家为社区工作者授课,160名社区工作者考取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
导师手把手带。建立新招聘社区工作者帮带制度,由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社区党组织书记等作为帮带导师,通过专题培训、跟班学习、现场教学等方式,不断提高其适岗能力。去年招聘的社区工作者通过导师帮带,迅速进入角色,成长为社区中坚力量。
一线实打实练。全面推行“全岗通”,让社区工作者在矛盾纠纷调处、业委会组建、老旧小区改造等急难险重任务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加强对社区工作者减负后的管理,实现工作在网格、服务在网格、解决问题在网格,居民满意度不断提升。
有序有力统筹“管”
以审批规范干部调整
坚持凡动必审。全面实施“凡动必审”,严格执行社区居委会成员在一届任期内不得调整到其他社区工作,其他社区工作者在现社区连续工作不得少于3年的要求。
突出人文关怀。坚持职住兼顾,通过区委社会工作部审批后在全区范围内进行跨街道调整,为社区工作者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如,将南岭生态城社区王某、同溪社区肖某等9名同志跨街道调整到家门口的社区,让他们安心工作。这些关心关爱的措施得到了基层工作者的一致好评。
注重建章立制。制定谈心谈话、培训教育、公开承诺、档案管理等制度,推行“民情日记”和“全岗通”制度,提升治理效能。今年,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与全区70余名社区党组织书记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谈心谈话,为其答疑解惑,提供业务指导,开展心理疏导,提升了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的动力。
高质高效务实“用”
以汗水彰显责任担当
让干有奔头。推行社区工作者员额管理制度,设立“三岗十三级”薪酬晋升机制,实行3年一晋级,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体系。先后有10名社区工作者定向考录为公务员、6名社区党组织书记比选为街道副职、7名社区党组织书记经考核招聘进入街道事业编制,社区工作者的岗位吸引力不断增强。
让干有甜头。社区运转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今年由50万元提高到60万元。对取得社会工作者初级、中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每月分别给予不同数额的职业津贴,社区工作者人均月工资提高到6138元。为每个社区预算15万元惠民项目资金,让社区有钱办事、社区工作者有底气做事。
让干有劲头。创新实施书记领航工程,区财政每年按20万元、15万元、8万元、2万元的标准,分别对4个示范社区、3个精品小区、2个商圈、10个标准小区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点以奖代投,鼓励社区工作者在创建过程中自我提升、加压奋进、创先争优。成功培育了“暖心小巷”“一米阳光”“郴江胡同”等29个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
(作者系中共郴州市北湖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区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