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谋划“四抓”为要 党建引领海南自贸港基层治理开新局

海南省委社会工作部组建以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社会工作部长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加强统筹谋划,以抓体系、抓能力、抓整治、抓创新“四抓”为重点,蹚出党建引领自由贸易港基层治理新路子。

以顶层设计为牵引,

抓体系建设

调研开路。海南省委社会工作部赴50多个乡镇(街道)、村(社区)和5个省开展基层治理调研,摸情况、学经验,提出新思路新举措,海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对调研报告作出批示,明确了目标方向。

系统设计。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整合力量、集成系统、优化流程、数字赋能的思路,推动整体性改革,努力实现风险隐患及时发现、矛盾纠纷有效调处、服务群众更加到位、治理数据全量掌控,提出构建“一机制(完善省、市县、乡、村级党对基层治理全面领导机制,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统一领导)、一平台(建立上下贯通、统筹协同的县、乡、村级社会治理联动平台)、四板块(在不改变现行机构编制的基础上,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治理运行模式,设置乡镇〈街道〉党的建设、经济生态〈城市管理〉、平安法治、民生服务四板块)、三融合(推动城乡社区自治、法治、德治“三融合”)、一网格(推动村〈社区〉党建、政法综治、环保、城管等各类网格多格合一、多员合一)”上下贯通、左右联动、高效协同的治理体系,形成《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构建“11431”基层治理体系的意见》,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实施。

推动落实。建立省、市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研究解决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难点问题。将“11431”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列入省委八届六次全会重点工作,纳入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部署一体推进,作为市县党委“一把手”工程抓落实。

以补短强弱为重点,

抓能力提升

精准施策。经省委同意,海南省委社会工作部联合9部门印发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着力提升乡镇(街道)统筹、群众自治、网格发现处置问题、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风险防控等9方面能力。

充实力量。推动“减上补下”,将编制资源向乡镇(街道)倾斜。细化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任务清单,分级分类落实,组织市县招聘1107名社区工作者,积极推进每万城镇常住人口配备18名社区工作者。

加强培训。建立省、市县、乡镇(街道)分层分类培训制度。举办能力提升省级培训班16期,实现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全覆盖。

以减负赋能为目标,

抓整治整改

牵头抓总。联合4部门制定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攻坚行动30项任务措施,组织23个成员单位以项目化、清单化方式协同落实。建立省、市县联动协同机制和“周跟踪、月调度”工作机制强化整治整改。

清理规范。制定发布为基层减负一致性评估工作流程规范,从源头上审核把关涉及基层工作的政策文件。指导市县建立村级事项准入制度,工作事务、机制牌子、证明事项同比分别减少17.6%、49.7%、60%。分批制定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全面清理规范从县乡村借调基层工作人员。整合30个基层常用APP,开发运用“一表通”系统,减轻基层填表负担。建立“一支队伍开展一次综合考核”机制,避免多头考核基层。

监督整改。开展蹲点调研督导,推进问题立行立改。建立常态化联动监督机制,将整改不力问题纳入纪委“监督一张网”督办,整改完成率100%。

以服务群众为导向,

抓创新带动

打造基层治理品牌。围绕“创新基层群众自治”等6个主题,建成30个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形成“亲加奔”(黎族方言,亲人来的意思)干群对话解难题、“大昌叔小屯妹”组团服务、“党建引领+农旅结合”等一批治理品牌。实施农垦居改社区,助力海南农垦改革发展,顺利完成第一批农垦居改社区任务。

开展外籍人员居住社区治理服务。编制服务手册,选聘外籍人员代表加入社区协商会,建立共治共享服务机制,打造开放包容的国际化社区治理服务模式。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治理。通过专场新闻发布会、省两会“厅局长通道”,宣传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开展“百社联百村”行动,引导125家社会组织与209个村结对帮扶,服务群众160余万人次。推动旅游服务、生态环保、应急防控等“6+N”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动员150多万人次志愿者、居民群众参与“摩羯”台风应急救援、灾后重建和琼州海峡春运247万人次旅客进出港服务保障工作。

(海南省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