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联动巧解千千结

李周江

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序推进“多格合一、一格多员、一网统管”的网格化管理建设,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着力推动多方参与基层治理,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多格合一 提升“统”的效能

织密网格体系,打通治理末端。制定印发《关于健全完善城乡基层治理“微网格”工作方案》,按照“住地就近、地域相连、规模适度、方便管理、全面覆盖”的原则,在现有1.6万个城乡一般网格,2000个各类园区、商务楼宇等专属网格的基础上,结合房屋分布、邻里关系等因素,在农村探索实行“十户一体”“五户一组”微网格管理模式,在社区以楼栋或楼层为单位,划分9.2万余个微网格,夯实“一网统管”基础支撑。

配强网格力量,凝聚治理合力。统筹整合现有资源,组建“1名总网格长+N名网格长+N名网格员”的网格员队伍,采取个人自荐、组织提名、群众推选等方式,选择有公心、有能力的党员、致富带头人、退休干部、新就业群体骨干等为专兼职网格员,推动党员、物业服务人员、优秀青年、群众代表、志愿者等进网入格,配备网格长和专兼职网格员7.3万余名。

整合网格资源,提升治理质效。保持党建、综治、城管、应急等各类网格物理边界一致,将网格内人、地、事、物、组织等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实现网格耦合、力量整合、功能聚合、衔接配合、流程闭合、服务汇合。聚焦综治中心基础服务平台实战功能,推动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全覆盖。推动民政、司法、应急等部门联勤联动,构建“综合执法+应急救援+基层治理”一体协同工作机制,每个乡镇组建不少于5人的综合行政执法队,配备专业执法队员1754人,组建规模不少于15人的乡镇综合应急救援队,招录乡镇专兼职综合应急救援队员1669人,实现各类工作在网格内统筹协调。

“三治融合” 构建“专”的体系

畅通参与渠道,激发自治活力。全面推行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机制。实施激发群众自治活力行动、城市小区治理攻坚行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搭建“院坝协商”平台,以“确定协商议题和主体、召开协商会议、居民满意度评价”等议事协商“六步走”方式,构建群众参与决策、参与治理的常态化机制。元谋县以群众“说事日”和“三官一律”为抓手,引导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共同化解治理难题。

提升法治观念,做优法治保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三必到四必访”,推行“三分三色三级包保”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法。与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会理市,玉溪市易门县、峨山县、新平县签订了联动协作协议,开展协作事项。持续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仲裁等法律服务资源,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涵养文明风尚,引深德治润化。制定出台《楚雄彝族自治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持续整治人情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突出问题,引导群众自觉践行移风易俗。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新增省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30名、工坊8家,《桂花表妹》等2部彝剧入选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建立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体系,发挥文体广场、农家书屋、文化礼堂等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

多方联动 凝聚“治”的合力

明晰职能定位,夯实联动基础。在全州159个社区全覆盖设置党群服务中心,规范登记社会组织1315个,组建州、县、乡、村(社区)四级志愿服务队伍7158支、志愿者42万余人。完善“明确需求―策划项目―实施推进―绩效评估”联动程序,精准回应群众多元需求,全流程强化项目管理,汇聚多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

健全制度机制,推动联动有序。深化“大党委”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建“红色纽带”作用,促进资源共享、社区共建。推动形成社区引入慈善资源、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策划项目、社会组织承接项目、社区志愿者协作参与的机制,持续激发多方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活力。

坚持重点突破,提升联动成效。紧盯群众需求,在“一老一小”“一残一困”服务保障和社区、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协同等领域重点发力,积极动员引导15个州级社会组织参与全州服务类社会救助改革试点工作;年均开展志愿活动7万余次;招募4582名“爱心妈妈”与4348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结对帮扶,走访留守儿童4995人次;建成并运营“老年幸福食堂”37个,多形式开展留守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推行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三方议事厅”工作法,理顺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关系,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作者单位: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