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旁边那条道路没有路灯,到了晚上只能摸黑行走”“我们村有人乱丢垃圾,违反了村规民约”“沈张路路段车流量大、大货车较多,途中缺少标识线和信号灯,存在一定交通隐患”……在江苏省常熟市辛庄镇,“讲莊”(常熟方言“聊天”)等畅谈情景随处可见,阵阵欢声笑语、和谐融洽的乡音陆续从分布广、人气旺的“大家讲莊”议事点中传来。如今,群众能够多渠道参与村级议事协商,小到家长里短、邻里纠纷,大到房屋搬迁、环境整治,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都能通过“大家讲莊”议事协商讲清楚、弄明白、办漂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辛庄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始终把人民群众幸福生活这个“头等大事”当作社会工作的“关键要事”,视作基层治理的“重点课题”,建立健全“大家讲莊”议事协商机制,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让治理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
“小议事”是“讲莊”模式的核心。相关部门在辛庄镇的党群服务中心、红色先锋站,搭建起一个个议事点位,一张方桌、一口乡音、几条板凳,村干部、网格员、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个简单的议事点,面对面沟通把“书面语”变成“家常话”。
辛庄镇组织党员骨干、网格长、村民代表、热心群众等成立“海棠先锋”队伍,通过日常走访收集民情民意。自推出“大家讲莊”议事协商机制以来,辛庄镇已打造“大家讲莊”议事协商点69个,引导党员带头参与,实现超5000名群众参与基层治理,通过“话家常、说里短”有效解决停车难等问题560余个。
“整治效果好不好,群众说了算。我们通过线上小程序、双评分机制做实群众满意度测评,能收集更为精准有效的整改措施,补短板、抓落实,切实做到以评促改、以评问效。”辛庄镇张家桥村党委副书记陶章荣说。
每一件看似琐碎的“小事”,都是群众生活中的“大事”。遵循“大家互相评”,辛庄镇将“议”出来的问题,划分为村庄环境共建、村风民情共治、村庄文明共享三类“民生考题”,安排村工作人员“专人答题”,鼓励村民运用“随手拍”小程序巡查反馈是否整改到位。在“大家讲莊”中融入村民监督和评价,实行“每月村民定期互评、‘海棠先锋’定日督评”的双评分机制,经过“二评”打分后,对自然村组各农户张榜公布结果。通过“发现—处理—反馈”的闭环工作流程,确保每一项整改举措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让群众变“点题”为“点赞”。
辛庄镇围绕反复出现的共性问题,通过“村民自己提、相互共同议”的自治方式,制定5大项20小项的“宅基微公约”,凝聚共建共治共享思想共识。在此基础上,实行党员积分管理加分、群众礼遇积分卡兑换、星级文明户定星“三激励”管理办法,提升了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本报记者 李梦丹)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