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观察世界互联网前沿动态的展示窗口、交流平台,201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永久会址落户浙江省桐乡市乌镇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志愿服务团队“小梧桐”因此应运而生。“小梧桐”意在表达“世界互联网大会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之意。十余年来,浙江省内近20所高校的近万名青年志愿者化身“小梧桐”,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持续高水平服务大会,用忠诚和奉献书写时代担当,累计志愿服务时长90.9万余小时。
夯实齐心服务的思想根基
思想引领贯穿志愿服务全过程,引导“小梧桐”坚定听党话、跟党走,踊跃投身“国之大事”。
铸牢理想信念之魂。将理论学习、国情省情教育融入志愿者培训课程,举办“青春思享会·乌镇十讲”特色活动。由高校师生自发组织,围绕大型赛会志愿服务、互联网与当代青年等主题开展深度交流,引导“小梧桐”在思维碰撞中强化对志愿精神的价值认同,全方位展现志愿者投身国之大者、助力“两个先行”(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的精神风貌。
巩固战斗堡垒之基。在峰会服务前沿建立9个临时党支部和8个临时团支部。通过开展每日之星、志愿先锋岗评选等活动,打造共青团实践育人的思政课堂。迭代升级“志愿者之家”阵地,为“小梧桐”提供蓄能充电、补充物资、打卡留念的专属休整空间。通过举办中医文化传播、非遗漆扇制作等活动,挖掘志愿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培育青年文化使者。
激发一线建功之志。以“移动直播+出征仪式”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小梧桐”志愿服务团队出征仪式,集中展示志愿者形象和工作场景。为志愿者授旗并寄语出征,带动全体“小梧桐”志愿者提振状态、全力冲刺。
形成高效联动的工作格局
统筹用好社会化和网络化手段,提高工作保障实战实效,提升志愿服务指挥动员效能,进一步彰显共青团组织的行动力。
搭建高水平工作专班。以共青团组织为主体,搭建由省市县三级团干部以及高校辅导员组成的工作专班,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扁平化集中办公。下设会场活动服务、重要嘉宾联络服务、酒店医疗服务等9个专项组,设组长、副组长和领队教师若干,实行组长负责制。
建立标准化制度规范。逐年完善《世界互联网大会志愿服务组织与管理标准化手册》,明确百余个事项的具体要求。每年重点制定《世界互联网大会志愿服务工作总体方案》,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和人员安排。印发《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志愿服务工作手册》《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志愿服务工作(补充)手册》,并制定《志愿者守则》,让志愿者拥有“专门教材”。
开展高要求选拔培训。通过“活动发布+简历筛选+多轮集中面试+有关审查”的流程进行严格选拔,确保志愿者素质过硬、专业过硬、能力过硬。根据赛会岗位设置和具体要求,深化通识培训、岗前培训和能力考核,构建完善的培训教育体系。
激昂热情自信的青春风貌
峰会举办期间,组织“小梧桐”志愿服务团队在会务活动、语言翻译、抵离迎送等8个志愿服务工作领域践行志愿精神,塑造热情自信的“小梧桐”形象。
设立督导宣传组,明确宣传主题。由专人负责志愿者宣传工作,制定宣传方案和计划表,吸纳有摄影、文案特长的志愿者成立宣传专项组,负责全方位展示和提升“小梧桐”志愿服务品牌形象。
持续造声势,选树优秀典型。联合宣传部门加强志愿者形象宣传,实现“小梧桐”故事出彩。提前收集整理志愿者相关信息,在大数据中挖掘特色线索。以有故事的志愿者为代表,展现“小梧桐”志愿服务团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统筹后勤保障,提供暖心服务。为志愿者提供青春“桐”相遇志愿服务暖心礼包。一方面统筹安排志愿者车辆接送、饮食供应、人员住宿、医疗保障等,另一方面为志愿者提供包含保温杯、雨具等实用管用的保障物资。迭代升级志愿者服装,突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时尚表达,以“优雅庄重、品质韵味、东方范式”,展示志愿者满满的文化自信和热情洋溢的良好风貌。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团市委供稿)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