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紫港街道紫港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开辟基层治理新路径,紧扣“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这一主线,不断探索完善“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民事民评”的“六民”工作法,把平台搭在家门口,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小事、关注的难事、想办的实事,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居民自治能力,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民事民提汇民意 畅通渠道征建议
紫港社区内老旧小区较多,基础设施老旧,房屋漏水、管道堵塞、线路老化、车位紧缺等问题较为突出。为了促进社区和谐稳定,社区通过“线上+线下”常态化收集问题并及时推进解决。线下发动网格员、小区党员、志愿者收集社情民意;线上积极运用“邻礼通”等平台,实现需求信息及时上报、解决问题反馈快速。通过“网格采”“定点收”“上门访”和“线上报”等多种形式,精准收集居民群众意见诉求。
截至目前,在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下,收集建议信息300余条,累计参与人数达500余人次,解决实际问题260余个。随着越来越多的烦心事得到圆满解决,社区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
民事民议集民智 画出最大同心圆
紫港社区聚焦“谁来治理、治理什么、怎么治理、效果如何”四项问题,创新工作思路,确保居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社区积极动员居民参与议事协商,各类事项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如经过“三上三下”程序,广泛开展交流讨论,最终形成了社区居民公约。同时,社区以“邻里节”为载体,开展楼道厨艺比拼、拔河、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居民能够以楼幢组、邻里组、家庭组等组合形式参与,合唱、排舞、太极、小品、快板、三句半等各具特色的节目更是在“邻里节”上争奇斗艳,助力新型熟人社会的构建。
社区工作者经常在社区凉亭等居民集聚的场所与居民一起唠家常,在闲谈中了解居民需求、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并通过“善邻一家”“三老议事亭”“议事走廊”等议事阵地协商解决各类问题。
民事民决顺民愿 百姓需求群众议
路面白改黑、下水管道换新、停车位新增、活动功能室打造等一系列改造项目逐一落地,惠及居民1600余户。家门口的变化,让居民感受到幸福来敲门的喜悦。“短短几个月,小区大变样,就像搬进了新小区。”说起小区改造,家住谷丰小区的退休医生姚若群连连点赞。
在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紫港社区以“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为原则,让居民通过议事协商自己“拍板”。谷丰小区居民提议取消大门口的停车位来优化视野,江北小区居民建议提升小区路面质量,紫港小区居民认为停车位改造是当务之急……社区针对不同事项的实际特点和要求,积极创新议事协商形式,通过邻里议事、楼幢议事、“U协商”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让社区居民充分发表意见,协商讨论方案,推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民事民办惠民生 全民参与美家园
有参与感才会有认同感,有认同感才能有归属感。紫港社区积极深化拓展“社区议事厅”多方议事协商平台,形成民意收集、会议协商、多方监督的民主议事协商闭环管理,打造开放包容、互动有序的对话平台,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建设最广泛的参与者和实践者。为此,社区极力打造“我的小区我参与”行动,做实“一小区一特色”品牌,“翠花来了”“玫瑰花开”等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这些志愿服务队中,既有91岁高龄的志愿者,也有8岁的新队员。如今,随手捡垃圾、捡烟头已成为紫港居民的习惯,随时监督不文明行为,人人争当有礼居民在紫港社区蔚然成风。
紫港社区坚持以评树德,连续10年开展“最美紫港人”系列评选活动,让“最美志愿者”“孝老之星”等榜样人物登上社区大舞台,激发紫港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持续为基层治理输出内生动力。如今,每逢重大节日,社区都会举行升国旗仪式,选择优秀志愿者、居民骨干、共建单位代表担任升旗手,增强其荣誉感和社区向心力。
民事民管护民利 激发群众内动力
如何将居民聚起来,引导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参与到居民自治中来,是紫港社区一直努力的方向。通过培育和发展“社区小管家”等志愿服务队伍作为帮手和助手,调动起大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把社区打造成为居民群众的生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
“这是本次小区停车位改造的初步情况,大家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以跟我联系。”这是社区监督队队员李牛现场监督小区“车位改造”施工建设情况后的反馈。
针对社区议事厅的议决,社区组织居民成立志愿服务队和监督队,跟踪议决事项办理进度,并随时通过微信群、宣传栏等途径向社区居民进行反馈,有序引导群众把对社区治理的意见建议都摊到“桌面”上,使居民从旁观者转为参与者,增强主人翁意识,真正让群众成为社区治理的最终决定者和最大受益者。如今,社区服务队和监督队吸纳居民200余人,通过跟踪管理监督,优质项目占比明显提升,形成事事有人管的良好氛围。
民事民评聚民心 收获居民好口碑
“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只有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社区工作才能被群众认可,我们社区工作人员要用行动换取居民的‘认可指数’,提高百姓的幸福感。”紫港社区党支部书记江敏说。紫港社区始终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社区治理的标尺,社区议事厅议决项目办理完成后,将组织居民代表对项目施工过程和建设效果进行民主评议,让群众当“考官”,给出反馈意见,“考”出群众满意度。
“六民工作法”让紫港社区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服务群众更有效率、居民幸福有厚度。居民逐渐由“遇事发牢骚”向“议事求共识”转变,社区治理也由社区工作者在干、群众在看的“独角戏”向干群联动、合力共办的“大合唱”转变。紫港社区将继续发挥好“六民工作法”在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更好地解决居民的烦心事、揪心事,多为居民带来高兴事、幸福事。
(作者单位为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委社会工作部、常山县信访局)
(责编:陈超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