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车壮马”推动基层治理赋能增效

陈元乐

为着力破解基层“小马拉大车”问题,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按照“壮马、轻车、畅路、聚力”思路,从明责赋能、清牌减负、协同共治三方面发力,推动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明责赋能、让“马力”更足。加强街道“统”的能力,坚持“一街一策”,动态调整街道职责清单和审批执法事项。安排19名区直、驻区单位干部担任街道党工委兼职委员,强化统筹协调;聚焦党建、治理、服务主业主责,将街道原有18个内设机构整合为7个,取消招商引资、协税护税职能。明确区直部门派驻人员纳入街道统一指挥,依托街道开展考核,负责人任免征求街道意见;按照“一扇门对外、一体化办公、一窗式服务、一张网互联、一清单受理、一次办流程、一机制模式”的“七个一”标准,推进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出台《浔阳区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建立“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2024年新增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考试的社区工作者64人,增幅36%,持证人员占比达52.56%。改善35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场所,新增服务面积8350平方米,保障社区党建经费5万元、服务群众专项经费20万元。树牢大抓基层导向,全面清退违规借调人员,从街道提拔重用干部,下沉35岁以下年轻干部;从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招(录)街道事业编制人员。选树“新时代赣鄱先锋”等先进典型42人;建立5个街道党校和3个社区工作者实训基地,采取“书记讲给书记听”“干部跟着书记学”等方式,对基层干部进行全员轮训。

清牌减负,让“重车”变轻。集中整治社区(村)“滥挂牌”、制度“滥上墙”突出问题,明确23项依法履职工作事务、35项协助政府工作事务和不再出具的27项证明事项,制定外部“4标牌+2标识”、内部15块功能性标牌清单,全面清理清单外119类牌子;编印《浔阳区社区工作事务制度汇编》,对确有需要的制度机制、办事流程等统一纳入;在10个社区设立动态监测点,选派5名退出领导岗位干部担任基层治理观察员。对全区21家单位35个新媒体账号进行台账管理、开展“掌上检查”,防范硬性投票、打卡、签到等问题,减轻基层负担。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区领导带头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常态调研走访掌握基层实情,减少陪同、简化接待;整合督查力量形成联动,严格规范纳入“督、检、考”计划事项。

协同共治,让“家园”更美。推行“1335”红色网格治理模式,纵向构建“社区党委—片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横向建立链接街道、包挂单位、职能部门等互相协调的议事协商机制,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风采、亮成效“五亮”行动,推动力量在网格整合、服务在一线落实。以红色物业为抓手,采取单建、联建、区域建等方式,实现符合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组建率100%、业委会(物委会)党组织组建率93.46%;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社区党委委员到物业服务企业任兼职副书记、党建指导员,物业企业党员负责人任社区党委兼职委员;实行“居民点单、社区派单、物业接单、群众评单”全过程管理,联合公安、城管、消防、市监等力量。2024年全年解决群众问题6000余个。

(作者单位为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陈超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