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姐,星城小区东侧的垃圾桶旁太脏、味道太大了,咱们找清洁工一起清理一下吧,我这就回社区拿工具。”
“张经理,凡尔赛小区东边车棚的充电桩数量越来越紧张了,咱们回去出个方案,征求下居民代表意见,看看能不能再添几个充电桩。”
“刘书记,花城小区地下车库的供热管道受损,我正联系供热公司进行维修,已经通知物业工作人员及时告知居民做好停暖准备……”
早上八点,山东省寿光市的社区工作者何永超忙碌的一天从丈量小区开始,他每天都要细致地走遍小区的边边角角,联系各方解决上述种种问题。他的热情影响着一个又一个社区居民。
“街道给我们安排了导师,开展针对性培训和岗位历练,虽然上班才4个月,我已经能独当一面了,社区就像自己的家一样,干起活来心里暖暖的。”何永超对自己的工作满是自豪。
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寿光市以锻造过硬社区工作者队伍为突破口,从队伍力量、服务能级、治理成效等三个方面探索攻坚,向基层聚力赋能,推动专项整治取得实效,全面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
上下联动谋先机 壮大队伍力量
高位推动畅顺机制。寿光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专项整治方案,把基层治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点任务,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寿光市打破部门间的“壁垒”,召开市委、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寿光市委社会工作部提报的关于城市社区和社区工作者的议题,为新增城市社区和招录社区工作者提供法定程序依据。
联合发力攻坚突破。寿光市调整新增10个城市社区,涉及部门多、事项杂、程序严,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人社局成立公开招聘城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工作办公室,依托寿光市人才发展专业化推进、社会化招录,招考社区工作者61人,组织新成立社区选举“两委”成员125人,选优配齐其他社区缺额社区工作者14人,实现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的配置标准。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工作服务用房管理推进党群服务阵地“迭代升级”的实施意见(试行)》,联合召开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现场会,推动移交社区工作服务用房13处、面积1.5万余平方米。
打牢基础抢占先机。对新招录的社区工作者开展岗前培训,教育引导明确工作职责和权利义务,系好从事社区工作“第一粒扣子”;组织公开选岗,安排新招录社区工作者迅速到岗就位,全部编入网格,进入工作状态。制定寿光市《社区工作者行为规范》,在仪表形象、行为举止、接待服务等方面划下标准线,建立入职辅导机制,帮助走好入职“起步路”,最短时间融入社区、发挥作用。
精心培育提素质 提升服务水平
以学提能,提高履职本领。开展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青蓝工程”,突出“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成长”,每月举办“青蓝课堂”,采取“专家讲、书记教、分组议”的方式,提升社区“头雁”队伍素质。组织优秀社区工作者到先进地区对标学习,各街道定期举办“社工大讲堂”“社工加油站”培训,全面提升应急处置、矛盾调处、隐患排查等能力。圣城街道抓实全员培育,设立“品牌型”书记、“示范型”社区,落实“全科社工”标准,以学促干全方位提升社区工作者能力水平。
互帮互促,推动比学赶超。按基层党建、老旧小区改造、物业服务、居民自治、纠纷调解和安全监管6个方面划分6个“青蓝”组。从任职3年以上、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以及相关领域专家中精选7名“青蓝”导师,健全常态化帮带制度,坚持业务上“面对面”帮、实践上“手把手”带,把“课堂”搬进社区,针对老旧小区改造、邻里矛盾调处、应急管理处置等开展现场教学。每季度举办一次“比学促干·赢在中层”亮绩赛绩成果展示交流会,通过登台亮相、现场比武,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严管厚爱,促进成长成才。严格落实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薪酬待遇,进一步完善社区工作者全链条职业发展路径;制定《社区工作者考核办法(试行)》,构建干事有方向、工作有考核、优劣有奖惩的考核管理体系,在寿光市三级干部会议上进行专项表彰。畅通社区工作者发展通道,截至目前已有14名工作优秀的社区副职经过考核选拔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8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定向招录为公务员、事业编人员。
多维减负激活力 落实治理成效
规范社区工作者使用。印发《关于理顺镇(街道)社会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推动镇(街道)明晰责任、配齐工作力量,强化社区工作者专职专岗使用。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相关乡镇(街道)对借调社区工作者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向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定向下发提醒函,全面清理规范借调社区工作者。
精简考核督查事项。减少20项镇(街道)考核指标,设立8项镇(街道)差异化考核指标;印发《社区工作事项清单目录》《社区印章使用范围清单目录》《社区综合考核评比项目清单目录》等6张清单目录,减少评比和督查检查项目,将社区工作者从数据、报表、材料中解放出来。
完善共建共治机制。深入开展组织联建强堡垒、干部联系强治理“双联双强”工作,由县级干部包联城市社区、部门单位帮联网格、机关干部直接联系小区,建立城市社区党建融合体42个,组织认领老旧小区民生微项目174项,定期举办“幸福家·益起来”民生服务大集,依托“菜都红哨”程序,通过“社区派单、党组织和党员接单”的模式,举办民生服务大集,服务群众5万余人。引导机关单位、社会公益组织等孵化“叮咚上门、幸福守候”“蔬香敬老”等一批服务项目,培育200余支“带不走”的志愿服务队伍,实现在“家门口”就能提供多样化贴心服务。建立寿光市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提升工作联席会议协调机制,持续开展物业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创新探索物业服务“双月点评”,每季度大张旗鼓“授红旗”“挂黄牌”,将物业服务企业打造成社区的“红色服务队”,集中整治开展以来,物业管理类投诉同比下降11.7%。
(作者单位分别为山东省寿光市委社会工作部、山东省寿光市委组织部)
(责编:陈超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