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手变监督员 城市添新风景

在送快递、送外卖的同时,用手机拍下并上报井盖缺失、护栏损坏等问题,就能获得相应积分,兑换帽子、手套等奖品。多地探索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新模式,建立了积分奖励体系,充分带动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流动在街头的“社会监督员”。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委社会工作部以实施“凝新聚力 ‘灵’你同行”工程为抓手,创新推出积分制模式,构建“发现问题—上报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积分”的闭环机制,通过积分量化贡献值,让治理参与可感知、可积累、可兑换,实现基层治理与关爱新就业群体的“双向奔赴”。“我们通过走访发现,新就业群体具有作为‘城市哨兵’的特殊条件。一名网约配送员日均行程超50公里,途经30余个小区、20余条主次干道;80%的快递员能第一时间发现城区的安全隐患。”灵璧县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

自“凝新聚力 ‘灵’你同行”工程启动以来,灵璧县众多新就业群体通过实际行动为社区治理添砖加瓦,涌现出很多优秀的积分案例。网约配送员小倪在尚东国际小区发现自来水管漏水,拍照后反馈至“‘灵’你同行”微信群后,工作人员派单给相应社区和物业服务企业,社区工作者和物业服务企业工作人员十分钟内到现场解决,二十分钟内解决完问题,小倪因此获得相应的积分奖励。

为推动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由“公众服务者”向“城市主人翁”转变,多地探索了积分制奖励体系,只要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随手拍反映社会问题或者参与志愿服务等,都能获得相应积分并兑换奖品。

在保障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工作生活权益的同时,浙江省义乌市稠城街道出台了《骑手行为准则》,进一步规范行业行为。以“骑迹”外卖骑手积分兑换规则为例,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建言献策、文明创建活动,都能获得相应积分。每月排名靠前的能以优惠价格入住骑手公寓,所获积分还可用于合作商家优惠折扣、骑手公寓水电费抵扣等。据稠城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随手拍1次,就能获得1个积分。参加社区反电信诈骗宣传、在外卖单上附加一份反电信诈骗宣传提示等,也都能获得相应积分。

积分制不仅是物质激励,更是治理关系的重构。多地通过凝聚多方主体合力,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辽宁省营口市站前区委社会工作部建立多个微信群,逐渐把辖区内的快递员、网约配送员都加入到基层治理的“社会义务监督员”行列中,通过积分兑奖激励他们为站前区做贡献。除了给骑手鼓劲赋能,站前区委社会工作部还充分利用社区闲置场地、商超、银行、物业服务企业等打造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先锋骑手驿站”,供他们免费休息、饮水、充电、如厕,并为女骑手准备专用箱。此外,还联动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爱心食堂”“爱心商户”等,合力为新就业群体献上站前区的温暖和关爱。

上海市浦东新区惠南镇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同时,惠南镇也依托“新·朋友议事会”,认真聆听新就业群体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这也是骑手们获得积分奖励的方式之一。有快递员提出“小区能否制定出入白名单,派送时出示工作证,即可免收停车费”的诉求后,相关部门积极与社区和物业服务企业沟通,为他们开通“方便之路”。“暖蜂微心愿”“红色研学”活动、“亲子相伴 快乐同行”之暖“新”课堂亲子活动……一系列针对新就业群体活动的开展,让他们学习知识、丰富生活。

“有骑手驿站让我们躲风避雨,还有平台让我们服务社会,我们真切感受到被重视、被关爱,感觉干劲十足!”在惠南镇骑手驿站喝过热乎乎的梨汤后,快递员小王重新戴上头盔,大踏步走出大门,骑上电瓶车沐春风而行。

(本报记者 李梦丹)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