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盘双培” 领航人才队伍建设

何亚兵 张艳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着眼提高总量、扩大增量、提升质量,大力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队伍“三盘双培”行动,2024年新增578名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截至目前,江都区注册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已达1600多人。

系统谋划设计

夯实队伍“基本盘”

优化环境,广纳贤才“拓源”。围绕区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各项部署和目标任务,区委社会工作部建立健全人才工作责任制,牵头研究制定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全方位发展规划及全链条培养机制,逐步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服务保障的政策体系,为人才健康成长提供系统化、多样化、个性化服务,营造科学、系统的人才发展生态环境。2024年以来,江都区已为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提供各类个性化服务800余次,涵盖职业规划、心理辅导等多方面内容。

深挖需求,精准布局“扩容”。江都区以优化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队伍结构为主线,围绕社区建设、青少年帮扶、心理健康等重点领域,开展社区对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需求的专项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老旧社区对社区规划设计类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需求迫切、新社区更需要擅长智慧社区建设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根据需求精准制定全区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发展规划,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广泛拓宽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岗位设置。目前,全区所有学校均设置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心理咨询)岗位,331个村(社区)均至少配备1名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江都区通过整合人才资源,建立起详尽的社会工作台账及人员手册,动态更新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库,成功扩大其服务领域,搭建起专业人才与服务产业的对接桥梁。

加强政策引导

扩大持证人员“增量盘”

强化激励,激发“参考”热情。江都区印发一系列薪酬管理与职称津贴指导意见,落实社区工作者“双挂钩”制度,建立薪酬待遇、绩效奖金等保障机制,实施社会保险、年休假等关爱举措,明确考取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的社区工作者,给予一次性奖励补助800元、1000元,同时分别按每月100元、200元标准发放职业津贴,让社区工作者留得下、待得住。

强化辅导,提升“过考”率。江都区为助力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提升,免费为报考人员提供考试资料和专业培训,累计免费发放考试资料8000余份,邀请国家级高级社会工作师授课,对知识难点、考试重点进行深度讲解,组织开展分阶段、分层次集中培训超600小时。2024年,江都区分级开展培训,并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对报考人员全覆盖培训,同时针对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技巧进行详细讲解,使考生应试能力大幅提升。

完善工作机制

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优质盘”

铸魂补钙,抓好思想引领。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充分发挥社会工作服务站阵地作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思想教育的主题主线,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活动50余场次,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将党的理论武装与党性教育贯穿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教育培训始终。注重从严管理监督,规范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全力推动全区社会工作人员队伍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逐步提高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综合素质。

赋能成长,抓实专业培训。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在线学习等方式,不断优化更新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知识技能。深化社区领军人才专项培育计划,举办各类增能培训班20余期,组织新任村(居)委会主任培训班、社区党组织书记创新能力提升培训班、城乡社区“全科”社区工作者培训班等系列增能培训班。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开展社区(村)“两委”成员增能培训,组织社区(村)“两委”成员外出参观学习10余次,邀请知名专家开展授课,轮训500余人次。

融入治理,抓常实践锻炼。常态化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实践锻炼,采用案例分析、实地考察、模拟演练、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补齐知识短板、提优实干素能。举办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融入基层治理技能大赛,吸引全区百余名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参与。健全结对机制,探索“导师带+自身学+岗位炼”等培养模式,成立全市首批“社会工作名师工作室”,在岗位实践中培养优秀社会工作专业人员30余名。同时,积极融入志愿服务元素,组建志愿服务团队100余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0余场次,服务群众超3万人次,在社区治理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社区治理创新注入强大动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委社会工作部、扬州市江都区委党校)

(责编:陈小迪(实习生) 签发:王立国)